晶报:人才日+企业家日:“深爱你!”

来源:晶报发布时间:2023-11-01
  今天是第7个“深圳人才日”,这是深圳为汇聚全球人才而设立的人才专属节日;今天也是第五届“深圳企业家日”,“人才日”与“企业家日”在深圳重叠,是这座以“敢为天下先”著称的城市的一个创举。一座因人才而兴的城市,如何成为全球创新人才最为向往的“理想之城”?

  2023年10月28日下午,近期频频在媒体亮相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2023深圳院士专家高峰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论坛在这里召开。

这是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来的首场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盛会,吸引了10余位院士、专家,300余位学界、业界专家与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高层次人才代表参与。

  可以把这看成是对今天到来的第7个“深圳人才日”的一次前奏。

  《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每年11月1日被设定为“深圳人才日”。这是深圳为汇聚全球人才而设立的人才专属节日。

图片

  一座以人才而兴的城市,以这样的方式向人才致敬。

  截至2022年12月底,深圳共有全职院士86人高层次人才2.2万人引进海内外高精尖缺团队251个留学回国人员超过19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超662万人

  “深圳人才日”的诞生 

  据2017年8月24日《深圳特区报》报道,“ 在《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之前,深圳关于人才的立法只有《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市场条例》,该条例主要是针对人力资源市场中的人才流动,是人才工作的一个方面。”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圳的人才工作制度主要是各项人才政策,比较零散,效力层级不高,缺乏一个较为全面、效力层级较高的关于人才工作的地方性法规作为统领。

  上网查了一下,《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市场条例》于2002年6月26日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这里需要将时间线稍稍拉长一点。

  上世纪80年代初,劳动力进入市场是一件很新鲜的事,大多数人进工作单位一干就是一辈子,也没有人才流动的说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改变了这一切。

  深圳国贸大厦竣工之后,一位时任劳动部领导前往视察,问服务员一个月拿多少钱,一位女服务员回答说拿200多元。这位领导吃了一惊:“好啊,比我还多!”

  服务员工资高过副部长工资,这是深圳率先砸铁饭碗、破大锅饭,推行工资制度改革、用工制度改革之后创造的又一个“奇迹”,再一次拓展了人们对深圳想象的边界。

  1984年,深圳成立人才服务公司,为深圳市人事局下属事业单位。由此,深圳在全国开创了人才可以按价值进入市场,随意流动的先河。一个城市乃至无数人命运的齿轮,由此开始了转动。

  “我现在还记得,当年来深圳,出了罗湖火车站,转了两路中巴,来到位于宝安北路的人才大市场,花5块或者10块钱的入场费,带着填写好的简历和资料进去,在里面找到了我来深圳后的第一份工作。”

  曾在深圳一家科技公司担任产品负责人的隆捷向我回忆说。

  他说的“当年”,是1996年。大学毕业后,他在内地一所乡村中学教物理。其时“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的口号正热,他也想来深圳碰碰运气。没想到找工作出奇地顺利,在人才大市场的小隔间,他投出去了五六份简历,第二天,他朋友的BP机就响个不停,多家公司通知他去面试。

  是的,如果说客运站是当年深漂者来深第一站,城中村是落脚第一站,那么人才大市场是很多人立足深圳的第一站。据说当年有过这样一个说法,不管英雄还是草莽,都曾去过人才大市场。人才大市场的前身是市人事局在1991年创办的深圳市人才智力市场,随后几经搬迁与更名,在1996年正式成为深圳人才大市场。

  刚开业时人才大市场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但场地很快就满足不了需求,不断完善后达到20000平方米,相当于3个足球场。

  在深圳档案馆的数据中可以看到,1998年的深圳人才大市场有20432家单位,其中提供岗位达166577个,而进场求职人数达1474759人次,相当于那一年深圳人口的四分之一,足以证明当时招聘的热度,以及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强度。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深圳人才大市场已然式微,取而代之的深圳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双选会、校企联合招聘会、高级经理人才招聘会、人才网上招聘、群英会……深圳对人才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吸引力,这也是深圳成功的最大的秘诀之一。一切皆有可能,是深圳的磁性所在,很多人南下深圳,就是为了寻找、验证这种种“可能”。作为著名的“深圳十大观念”之一,“英雄不问出处”和“来了,就是深圳人”是对深圳吸引人才的重要描述,深圳像磁场一样吸引了各路“英雄”。

  为此,2016年3月深圳出台实施《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发挥经济特区立法权优势,制定《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推进人才工作依法管理,提升人才工作法治化水平”。在此之前,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市人大、市政府有关部门,深圳就开始着手人才工作条例的起草工作,其间召开了20余场次专题座谈,征询了100多位专家学者和各级各类人才意见,并广泛征求社会的意见建议。

  直到《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自2017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根据此前的媒体解读,该条例重点体现了“保护”“放权”“松绑”“破壁”这4个关键词。

  “保护”

  即明确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营造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公平竞争环境。

  “放权”

  即充分向用人主体放权,如取消非学历教育办学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设立和人力资源服务两项行政许可事项,改为登记备案制。

  “松绑”

  即放宽或取消对人才的各种限制,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吸引企业创新人才兼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等。

  “破壁”

  即破除各种壁垒,畅通各类资源流动渠道,如打破体制壁垒,吸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优秀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

  “对人才工作进行专门立法,将更好地引领各项人才政策,规范人才工作,为人才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颜宁说,“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作为深圳人,你一定听说过深圳人才公园。

  它与长达15公里的深圳湾公园休闲带相邻,中心湖及静谧河谷与深圳湾公园海域相通,被称为深圳最美公园之一。

2017年11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开始实施,这一天不仅成为深圳首个法定人才日,就在这一天,全国第一个以人才为主题的深圳人才公园开园。

图片

  深圳人才公园内充满了人才元素,包括人才星光桥、人才与历史景观墙、人才栈道π桥、人才功勋墙、人才公园记、人才雕塑园、人才体验馆……深圳把对人才的敬意与尊重写在自己的城市基因里。

  这里面,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人才星光桥。棕褐色木制桥面上刻着“星光大道”几个大字。在人才星光桥头的简介牌上,记录着一百多位为深圳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的名字——美国好莱坞的星光大道,金手印是留给娱乐明星的,而深圳人才公园里的“星光大道”,星光柱是留给各行各业人才的,特别是科技界的大咖。

  星光柱上第一位人物是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格拉布斯。他与中国、与深圳缘分不浅,既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也是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院长和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学术顾问委员会主席。2016年10月,南方科技大学和格拉布斯合作建立的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落成,这是中国内地首个以诺贝尔奖得主命名的研究机构。

  星光柱上,还有好几位诺贝尔奖得主。比如,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和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与格拉布斯排在一起,如今,他们分别担任深圳市中光工业研究院暨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实验室主任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院长。此外,还包括“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之父”保罗·劳特伯、“幽门螺旋杆菌之父”巴里·马歇尔、“石墨烯之父”安德烈·海姆等。

  随着高端人才的不断加盟,这样的“星光”名单还可以继续增加。

  在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来自深圳医学科学院(筹)、深圳湾实验室的颜宁和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王立平名列其中,领衔深圳湾实验室的颜宁尤其抢眼。她未满30岁即从普林斯顿博士毕业回到清华任教,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后来再次赴美任教。

  整整一年前,2022年11月1日上午,也即第六个“深圳人才日”当天,在现场直播的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颜宁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谈到选择深圳的理由,她说,“深圳年轻、充满活力,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颜宁的回归,让人再一次看到了深圳对高端人才的巨大吸引力。

  事实上,在这之前抑或在这之后,都陆续有高端科研人才回流深圳。2022年2月,从事新药研发的沈卫军从海外回国,全职加入深圳湾实验室担任转化医学中心主任。目前,深圳湾实验室已聚集1300多名各层次人才,尤其是稀缺的高层次人才超过100人。

  今年2月刚从英国合成生物学博士毕业的杨宗颖,选择在深圳创办自己的企业,将深圳作为自己科创事业的起点。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13日,深圳《国际人才街区评价指南》正式实施。“国际人才街区”是一种创新提法,它打破了街区固有概念的地域界限,以提供高水准的生活、工作、创业或专业服务的人才聚集地为落脚点。该《指南》作为全国首部国际人才街区评价指南地方标准,是深圳进一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营造宜居宜业宜创的国际人才发展环境的又一新动作。

  瑞士科学院院士、美国发明科学院院士霍斯特·沃格尔的妻子多丽丝·沃格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用中文说道:“我喜欢深圳,我也喜欢深圳的天气、地铁、出租车。”这也表明,城市对国际人才的吸引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国际人才街区之外,从自然生态到公共服务,从交通到医疗,从市民素质到休闲文化等,都可以一点点凝结成城市的竞争力、吸引力以及独特魅力,在全球视野下对更多优秀人才形成感召力。

“深圳的‘特产’是企业家”

  “有人说深圳是一个离老板最近的地方,对这种说法我深有体会。”

  前文中提到当年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求职的隆捷这样感慨。

  来深圳后,他先是辗转于多家公司,从事产品开发之类的工种。后来,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南山区租了一间简陋的办公室,合伙成立了一家公司,生产人工智能设备里的某个关键部件,“登记、注册等各种手续比想象中的要简捷、顺利得多。”

  早在2013年3月,我国首部商事登记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就已正式开始实施。新的商事登记制度同以往最大的区别在于,简化了前期审批程序,从“审批许可”改为“核准登记”,颠覆了以往“重审批轻监管”的作法,大大降低了商业活动的准入门槛和公共管理成本。

  对深圳来说,11月1日不仅是人才日,还是企业家日——2019年10月,经深圳市委市政府研究,市政府正式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将每年11月1日设立为“深圳企业家日”的议案,2019年10月31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全票通过了这一议案,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法定设立“企业家日”的城市。

  “企业家”这一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在1800年首次提出,在英文中,“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两个词常常被互换。在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看来,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是创新,某种意义上,深圳的城市气质与企业家精神高度契合。

  “人才日”与“企业家日”在深圳重叠,是因为,人才与企业家在深圳往往是重叠的。

  1987年,43岁的退伍军人任正非在蛇口创办了华为;

  1989年,张思民携妻子离开北京,创办了海王集团的前身深圳工贸公司;

  1990年,徐少春与女友一起南下深圳,3年后创办了金蝶;

  1995年,30岁出头的王传福则辞职在深圳创办了比亚迪……

  深圳人才公园的人才星光桥上,星光柱上除了科学家外,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为深圳发展带来巨大贡献的企业家代表,如王石、马明哲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圳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企业的发展史。深圳不仅诞生了一批知名的巨无霸企业,更生长着无数的小微企业,这座拥有超过300万商事主体的国际化大都市,90%以上的企业是民营企业。还有大量自我雇用的商事主体以微商、电商、自由职业者等形式存在。一句常常被引用的话是,“深圳的特产早就不是荔枝了,今天深圳在全球最著名的‘特产’是企业家。”

  “来深圳20多年,我见到一些企业关门了,但也见到更多的企业在成长。见到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深圳了,也见到更多的人来到深圳,亲眼看到他们通过努力打拼,从一无所有到买房买车,成就了新的人生。所以,深圳真的算得上是一个人才友好型城市。”

  隆捷说,据他所知,他的一个中学同学早年出国,近期也有回深圳发展的打算。

  最后播发一条新闻。

  2023年9月9日,2023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发布了《2023理想之城——迈向教育、科技与人才高度发展的全球城市》,新加坡、深圳、波士顿、上海、纽约位列全球20座主要城市的教育、科技、人才综合发展“理想之城”前五位。值得一提的是,在单项评分中,深圳成为令全球创新人才最为向往的“理想之城”。

  这样一份榜单,与出现在本文开头的2023深圳院士专家高峰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论坛遥相呼应,验证了一个清晰的事实,即,深圳对全球人才正在释放极强的“磁吸力”。

  深圳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