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能量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深圳驻漳溪乡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一年观察录

来源:市委统战部干部处发布时间:2022-11-04

  走在漳溪畲族乡(以下简称“漳溪乡”)的柏油路上,两旁的路灯早已换上“新装”——高耸的灯杆两翼象征着畲族图腾的凤凰彩羽飞扬,传出朗朗读书声的上蓝畲族小学也已粉刷焕新,田间地头种植的农作物正生机盎然地成长,远处日光村玫瑰基地的花朵迎着朝露摇曳生姿…… 

  新乡村、新画卷。一年来,在深圳驻河源市东源县漳溪畲族乡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努力下,漳溪乡一幕幕动人的情景正诉说着“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的对口帮扶故事。

  

  奔赴乡村振兴“最前线”

  漳溪乡位于东源县北部,是东源县畲族人口主要聚居地,也是河源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广东省唯一的畲族乡。2021年7月,根据深圳市委统一部署,市委统战部牵头深圳市委台办、深圳出版集团组建深圳驻河源市东源县漳溪畲族乡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据工作队队长杨洋回忆:“7月21日,接到市委组织部通知;7月22日召开动员大会;当天下午工作队全员就即刻进驻漳溪乡。”

  进驻之初,工作队就面临着不少困难与挑战——“山不名、水不灵”,与大家印象中的乡镇农村工作环境大不一样,乡容村貌亟待提升;队员们普遍缺乏农业农村工作经验,刚打过照面就要立即组成团队投入“战斗”。大家面临着前所未知的挑战。

  图片

  虽然满腔热情,但由于语言、习俗、文化和工作习惯等原因,初来漳溪时,工作队和当地干部群众合作得并不算顺畅。例如每一笔深圳帮扶资金,从项目立项到支付,存在一定的流程。一开始当地干部不理解为何设置这些流程,工作队便与他们做好沟通解释。

  建章立制打开新局面

  人心齐,才能“泰山移”,振兴乡村的干劲才会足。驻乡帮扶的第一时间,工作队便组建起临时党支部,以党建聚人心、强队伍,引领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工作。成立“理论学习小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央、省、市方针政策。坚持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锤炼队员党性修养,筑牢扎根漳溪、奉献青春的精神根基。

  图片

  “大家认为,帮扶不仅仅是拉点资金、建几个项目,深圳能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今日的国际化大都市,很多看似无形又无所不在的优秀制度,肯定是其发展法宝之一。”在帮扶工作中,工作队非常注重“制度帮扶”,运用深圳工作经验,为漳溪有关工作做到“三个一”,即理顺一套机制、建立一项流程、完善一个制度。小到办文办会,大到项目招投标,工作队都努力让制度去推动事、激励人。这些做法,一开始给当地干部的思想带来了不小冲击,有感到新奇的、有觉得多此一举的。

  经过一年的磨合,漳溪乡的干部们从不理解到愉快执行,再到主动建章立制,当地掀起了一股新风尚。此外,工作队还认真起草了三年帮扶计划和乡村振兴五年帮扶规划,坚持让规划走在帮扶前头,运用系统化思维来探索解决结构性难题,找对找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径。

  拓思路助产业提档升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和关键,产业兴则百业兴。“如何让特色产业强起来?乡村振兴‘活’起来?”在一年的工作探索中,工作队逐渐确立了漳溪乡“经济共同体”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在深入一线走访考察的过程中,大家发现漳溪乡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缺乏大型工业和规模性种植养殖业。工作队成员们经过反复调研,认为日光村药用玫瑰种植及其衍生品利用,贯穿了一、二、三产业,市场空间较大,能带动村集体和村民致富。和当地党委政府反复沟通后,工作队决定以日光村玫瑰种植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串珠成线,在日光村玫瑰产业的基础上,继续在下蓝、中联、井贝等村推广玫瑰种植,实现全乡玫瑰产业规模化提升,涵盖了观赏、药用、精油提炼、护肤品制造、玫瑰研学、旅游民宿、特产手信等各个层面。

  图片

  工作队还在下蓝村推广日本红薯种植,包括龙薯、烟薯及日本玛莎莉红薯等多个品种。昔日黄土皑皑的撂荒地,如今变成了生机勃勃的希望田。“我们还建立了全乡农产品发展洽谈会议机制,设计‘漳溪畲族优质农产品’质量认证标签,提升全乡食品安全和品牌建设水平。”目前,工作队正全力推动宣传“圳品”平台,鼓励和帮助广大种植养殖户获取资质认定;协调深圳农产品集团,为漳溪优质农产品进驻深圳大型商超开辟绿色通道,引领漳溪走现代产业化发展的市场化新门路。

  答好乡村振兴“民生答卷”

  工作队了解到漳溪乡卫生院和畲族上蓝小学硬件设施存在较多短板:大多群众都有看病难的经历,教室屋棚漏雨、墙面脱落、教学一体机经常故障等,这些痛点,让工作队深受触动。“乡村振兴,民生是首要问题,一定要在短时间内把漳溪的医疗和教育资源提升起来。”此情此景让工作队成员们暗下决心。

  图片

  “感谢你们的帮助,这里的水质变得清澈了,后续开发各个项目,我们就有了优质的水源。”在中秋节来临前夕,工作队收到了一段来自当地村民的微信语音,感谢工作队援建的“下蓝村蓄水山塘工程”,百姓真情流露的话语令他们听在耳中暖在心中。看到一个个民生项目顺利竣工,镇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与乡域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当地干部也开始理解了工作队完善规章制度的良苦用心。

  根据漳溪实际情况,深圳市委统战部组织并推动深圳光彩事业促进会向漳溪乡定向捐款150万元人民币,成立“深河同心助学助困基金”,对全乡优秀师生进行奖励,并对困难学生进行精准帮扶;工作队向派出单位深圳出版集团募集新书三千余册,价值13万余元;在深河指挥部和县工作组的协调下,邀请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深圳退休教师进驻漳溪乡民族中学开展支教,并持续推动更多优秀老师赴漳溪支教。此外,工作队还联合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来漳溪开展义诊及免费赠药活动,推动深圳市人民医院驻东源县工作队建立义诊和双向交流制度。

  写下漳溪乡未来帮扶规划的同时,也意味着工作队带着肩上的责任与担当再次启程,大家期望以青春的汗水与热血浇灌脚下的这片热土,为漳溪乡带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的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