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融心服务,温暖深港“幼苗”的前行之路

来源:中共深圳市委统战部发布时间:2018-08-23

  每天清晨7点30分,多辆乘载着跨境学童的巴士缓缓从罗湖区文锦渡口岸驶出,大大的车窗上印着孩子们前往香港求学的小小身影。另一头,伴着徐徐上升的晨曦,王艳冰从香港上水的家中出发,乘坐深港快线巴士约10分钟的时间就到达了深圳河北边的文锦渡口岸。两个看似背道而驰的“双城”生活轨迹,却在离口岸不远处的罗湖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交汇出一段“别有洞天”的深港故事。

“港味”中心 为跨境家庭而开的温馨驿站

  走进位于沿河南路的罗湖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清新整洁的大厅内展示着各式各样的活动照片,一旁教室里桌椅摆放整齐有序,繁体字印刷的课程表、说着粤语的工作人员……据每天一早从香港赶来这里“打卡”上班的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内地发展总监王艳冰介绍,中心服务的对象为深港两地跨境家庭,随着深港交融的日益紧密,“新港人”、跨境婚姻、跨境学童的数量持续递增,由此产生的求学、生活、家庭等方面的诉求、问题也急需解决。

W020180828863289208950.jpg

  跨境学童是指拥有香港户籍、平日在香港学校读书但居住和生活在深圳,需要往返深港两地的学龄儿童。由于两地社会、文化的多重差异,跨境学童的求学之路充满着重重考验。“两点一线”的家校生活,令孩子们缺少课堂后港式教学的多元兴趣培养,缺乏对学校以外香港社会的整体认识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部分内地家长因时间地域的限制,对香港教育了解有限,这也成为了阻碍父母参与孩子学习成长的一道鸿沟。据深圳边检统计,深圳各口岸日均出入境跨境学童达到6万人次。随着深港合作的进一步推进,跨境学童未来将成为联结深港两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力量,如何服务好这一特殊的跨境家庭,促进两地社会稳定,是深港两地亟待思考的问题。 

  2007年,在罗湖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区妇女联合会与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联合成立“罗湖区港人家庭社工服务站”,成为服务港人家庭的起点与载体。在服务过程中,“跨境学童”成为跨境家庭普遍反映和高度关注的话题,双方再度合作于2010年3月开始试运行“罗湖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同时,罗湖区政府,市、区妇联,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等深港机构共同推动下,启动了“蜕变新力量——跨境家庭共建香江计划”。 

  “有朝一日这些跨境学童成为香港的好公民,他们会记得幼时在这里的快乐回忆,他们会很爱深圳,也爱香港。”原全国人大常委、香港赛马会董事范徐丽泰在揭牌仪式上说道。

成长蜕变 学童与家长携手向前

  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跨境学童服务中心早已成为了深港两地跨境家庭关注的“香饽饽”。中心优良的服务品质在跨境学童家长中口耳相传,也曾出现凌晨3点家长排长龙报名的景象。为何服务中心如此受到青睐? 

  “听故事学英语”“亲子日营”“科学与海事探索之旅”“跨境家庭运动会”……看到一张张课程安排表,我们从中不难找到答案。“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亲子阅读课堂,孩子上完课回家后模仿老师,惟妙惟肖地为我们上了一堂阅读课,这是我们一家人相聚时最开心的时光。”媛媛是接受中心帮助时间较久的跨境学童家长之一。得益于中心提供的就学资讯,她的孩子自幼儿园毕业后顺利入读香港东涌的一所学校,“跨境学童大多就近在上水的学校就读,而我通过中心搭建的平台选择了心仪的学校,单程也仅需40分钟。”在五年的时光里,媛媛也从被帮助者转换为了热心帮忙的家长义工,她与孩子一同在这里成长、蜕变。

  “My mother can speak English!”从孩子口中蹦出的这句夸奖令孙太太颇为自豪,她的口语就是在家长英语课堂上习得的。简单的英语单词成为她与孩子沟通纽带的同时,也让她更便于了解香港教学内容,参与孩子的学习教育。经过礼仪、情绪培训重拾自信的孙太太如今落落大方,“家长良好的精神面貌,有助于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W020180828863289279811.jpg

  跨境学童衔接课程、德育培训、亲子教育……服务中心的培训内容,既提升了跨境学童的潜能、跨境家长的职业技能,也增强了跨境家庭的亲子关系,积极处理了涉及跨境家庭的问题。每逢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服务中心都会举办包粽子、做月饼等兴趣活动,让跨境学童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上服务中心定期开展深港两地的家庭亲子行考察活动,学童的爱国爱港之情日益浓厚。

撬动资源 连接两地互助网络

  采访当日,跨境学童小子文拿着自己在课上制作的港澳街头小吃麦芽糖夹饼,热情地向阿姨们推荐品尝,一时间屋内其乐融融。拉家常、互帮忙,跨境家长们通过服务中心的平台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跨境朋友圈”,形成了跨境家庭互助网络,不少生活、子女、家庭的烦心琐事在大家的交流分享中得以解决。 

  “从跨境学童就读幼儿园至小学毕业,在长达八、九年的时间里,服务中心一步步引导他们适应香港社会。这段宝贵的过渡期,也将为跨境学童、家庭走好今后的人生长路奠定基础。”王艳冰与同样往返于深港的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同仁们正如摆渡人般,将一艘艘跨境家庭的小船护送至碧海蓝天的未来。

  据统计,截至目前跨境学童服务中心已服务人群超10万人次。2017年12月,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资1200万港币的第三期“赛马会跨境学童创和谐计划”再次启动,未来3年,该项计划将为跨境学童及家长举办4600个班、小组、小型及大型活动,预计服务人群达到40,000人次。在此过程中,罗湖区委统战部、区妇联一直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帮助服务中心排忧解难,为中心发展创造条件。

W020180828863289645951.jpg

  近日,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范坤和罗湖区委统战部、罗湖区妇联负责人一行专访跨境学童服务中心,他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着服务中心“港味”十足的环境设施,一边和中心的工作人员、义工及孩子们仔细交谈。“中心服务的跨境学童现有多少人?”“近期又开设了哪些特色课程?”“家长们有哪些建议与需求?”“中心如何扩大容量,为更多跨境学童服务?”,在深入了解中心的运营现状后,范坤表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为深港两地跨境学童服务,为家长分忧,为两地人心融合、人心回归做了一件善事!好事!”,范坤希望罗湖区委统战部、区妇联和服务中心各方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服务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目标,以深港跨境家长的需求为导向,以为学童教育服务为重点,探索在各区设点的集团化发展模式,坚持正确理念、正向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推进,融入爱国爱港爱乡的精神,把跨境学童培养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生力量。

W020180828863289693008.jpg

  如今,罗湖区妇联与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合办的“深圳市罗湖区懿路同行社工服务社”,以罗湖为总部,新增福田和南山2个服务点,将为深圳更多的跨境家庭提供帮助。跨境学童服务中心,正以点点暖意,温暖跨境孩子们双城生活的前路。

  小贴士:

  跨境学童服务中心(罗湖): 

  罗湖区沿河南路2007号 罗湖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一楼

  跨境学童服务中心(福田): 

  福田区滨河大道3099号 汇港名苑一层A010室

  跨境学童服务中心(南山): 

  南山区南光城市花园1栋D区二楼2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