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2025感动深圳· 我的深圳故事——第二十二届深圳关爱行动分享会举行。分享会上,第二十二届深圳关爱行动“年度爱心家庭”名单发布。
年度爱心家庭感言 刘有成家庭 恪尽职守、对他人的困难感同身受并施以援手,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应尽的本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身为中国人,尊敬长者、慈爱幼少本就理所当然。我们更应推己及人,将这份感情、这种言行延伸到朋友、邻里、同事,以及更广范围的群众之间,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自结为夫妻以来,刘有成与苏醒的双肩,从未放下过生活递来的重担,始终在奔忙着:他们把病榻前的守护熬成岁月里的暖,把艰难的育儿路走成向光而行的成长之路,更把“小家”里的爱酿成服务“大家”的专业素养与热忱,让“孝”有了动人的模样,让“爱”有了坚实的保障,更让“家”成为践行责任,传递温暖的精神原乡。
孝亲敬老,病榻前的真情守护
刘有成的孝行,始于少年时代。父亲罹患喉癌手术后失声,生活无法自理。彼时兄姐在外,少年刘有成果断成为母亲的“左膀右臂”。喂饭、清洗、照料大小便……自刘有成15岁父亲患癌起至他41岁父亲去世,26年如一日,这些繁琐的护理工作成了刘有成的生活日常,直至2011年父亲离世。然而命运并未给予他喘息的机会——深情的母亲在丧夫之痛中精神崩溃,最终被确诊为重度阿尔茨海默病,连至亲也全然不识。
刘有成再次成为母亲最坚实的依靠,一粥一饭,亲力亲为。数年前,母亲意外摔倒导致股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失去行动能力,必须有人24小时看护。无奈之下,刘有成将母亲送至60多公里外的护老机构,但是远距离阻不断孝心。每逢周末,刘有成便踏上漫长的探母路:因身体原因不便驾车,他坐地铁再转长途公交,辗转三小时,只为陪伴母亲。
照顾母亲的刘有成也从青丝变为白发,但在时光流逝中他对母亲的孝心不变。
尽管母亲早已失智失语,刘有成依然坚持每周前往看望,只为摸摸母亲的手、抚抚母亲的脸,让母亲在潜意识中感受到来自儿子的守护与关爱。如今,91岁高龄的母亲依然笑颜舒展,这是刘有成最欣慰的事情。
妻子苏醒的孝心同样质朴深沉。自嫁入刘家,她便与长期患病的公婆同住。公公在世时,她悉心协助婆婆和丈夫照料公公,不避秽溺,躬亲侍疾。公公离世时,她的悲恸“如失生身父母”。此后她与丈夫共同担起照顾婆婆的重任,调羹问膳,添衣减褥,体贴入微。
不离不弃,与命运抗争的育儿之路
命运的另一重考验,落在他们的独生子身上。孩子幼时聪颖活泼,却在2009年6岁入学时出现异常,一到学校门口就手心冒汗,不与同学说话,完全失去了社交意愿。最终,孩子被确诊为“阿斯伯格综合症”,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
这对于夫妇俩而言,不啻遭遇晴天霹雳。此后十余年,他们带着孩子踏遍深圳、广州、北京、南京、香港各大医院,西医、中药、针灸、感统训练、心理辅导……试遍所有可能的方法,然而医生的诊断让夫妇俩的心沉了下去:病因不明,无特效药,无法根治。
面对现实,刘有成和苏醒选择了不离不弃,以爱育爱。孩子在学校无法集中注意力上课,他们就分工协作,每晚雷打不动辅导功课3小时,多年如一日,硬是帮助孩子掌握了基础文化知识。此外,在他们坚持不懈地寻医问药下,孩子的精神障碍疾病治疗效果终于初现曙光。
刘有成、苏醒带着孩子游览祖国大好河山。
“同时,我们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修养,教育他要心地善良、常怀感恩,将来做个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刘有成表示。这份朴素而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们穿越无数个绝望的夜晚。
暗夜提灯:从受助者到助人者
家庭的特殊经历,让苏醒推己及人。2019年3月,她放弃高薪管理岗位工作,主动应聘成为一名精防社工,将心中之痛化为专业力量,深入学习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知识,助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与融入社会,并为经济困难家庭或残疾人家庭寻找、链接各类帮扶资源。在许多来自受助者的感谢信中,都不难发现这样真挚的字句:“您是我生活中的那道光,带给了我很多温暖,很开心很幸运能遇到您……”
在苏醒服务的精神障碍患者中,有一名小女孩。她因患病而年少辍学,加之家庭经济困难,家人无力给予她充分的照顾。苏醒对此深感同情,并对她格外关心。她不仅为女孩申请了全额住院费报销、免费取药等政策福利,使其能够安心治疗,还以朋友的身份耐心倾听她的心声,协调她的家庭关系,鼓励她树立生活信心,提升学习能力。在苏醒持续的关怀和帮助下,女孩病情逐渐稳定,身心状态明显改善,并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近期,她更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学历证书,正在为就业做准备。
正是这份源自切身经历的同理心与专业付出,让苏醒的工作结出硕果:从业六年多来,她获得来自患者及其家属赠送10余面锦旗,多次被所在工作单位评为年度优秀员工;撰写的专业文章《破茧成蝶,开启新的璀璨人生——社会工作助力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被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卷宗》刊发。
丈夫刘有成则奋斗在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工作的第一线。他2004年进入深圳市委统战部工作,在涉民族宗教因素矛盾纠纷调解、少数民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维护深圳市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尽管因孩子病情等因素曾罹患重度抑郁症,但他对工作从未懈怠。正是因为这份爱岗敬业,刘有成不仅成为福田区政协委员,还荣获全国民委系统信息工作优秀个人、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
从孝敬父母到养育“星孩”,从坚守岗位到服务社会,刘有成和苏醒用行动诠释着“天下之本在家”的深刻内涵。他们用亲身经历证明,一个稳固和睦的家庭并非不经风雨,而是在风雨中始终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