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十万人的力量带动千万人——首部深港乡情文化传承主题纪录片《过河记》热播引各方关注

来源:市委统战部港澳处发布时间:2022-02-09

“这是一部讲述穿梭在深港、

推动两地融合发展的‘过河者’的故事”

“片子里有许多港青们的身影”

“看完片子增长了见识,有了新收获”

……

虎年伊始

由深圳海外联谊会联合香港深圳社团总会

香港深圳青年总会

深圳卫视直新闻团队共同制作的

三集专题片《过河记》

于2月2日晚在深圳卫视国际频道开播

      历经一年拍摄、剪辑,纪录片将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深港往来交汇的“双城故事”融于“源”“汇”“潮”三个主题之中。直新闻app以及同心鹏城、深圳海外联谊会、罗湖统战心语、同心坪山、香港深圳社团总会、香港深圳青年总会公众号等各个平台转发视频链接,累计吸引了超30万人次观看,刷屏了在深港人的朋友圈,镜头里一个个人物穿梭深港的故事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深圳社团总会会长邓清河:
      认真看完了《过河记》,深有感触。既钦佩于乡贤们在时代浪潮中艰苦奋斗、大展宏图的壮志伟业,又感动于他们无私付出、反馈社会、关爱乡亲的大爱精神。作为香港深圳社团总会一员,我深以为傲,也深以为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前路漫漫,路在脚下,只要我们坚定前行,香港深圳社团总会一定会越来越壮大!
深圳市政协常委、香港深圳青年总会主席刘根森:
      深圳与香港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从《过河记》的一个个人物故事中,我看到一代又一代爱国爱港同胞。他们见证了两地几十年来的发展变迁,也为推动两地交流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深港两地早已相交相融,如今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愿意去到内地走一走、看一看,在亲身了解深圳、了解大湾区后选择在大湾区扎根发展。香港深圳青年总会也希望尽己之力,帮助香港青年在大湾区真正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
深圳市政协常委、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曾灯发:
      看完《过河记》,我既感动又觉得亲切。纪录片再现了宏大的历史场景,让个人选择在历史变迁中呈现得更加清晰,给人很深的启发。香港深圳社团总会乡贤们在时代浪潮中艰苦奋斗、建功立业,同时无私付出、反馈社会。可以说,没有他们关爱乡亲的精神,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就不可能成立,更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我相信,有这种精神加持,我们还将共同努力,为深港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委员、香港南山联谊会会长、香港深圳青年总会理事刘嘉发:
      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可以参与到纪录片《过河记》的制作过程中,也十分荣幸可以通过深圳卫视这个平台告诉各位深港青年:现在的深圳是最好的深圳,无论是政府给予的政策还是未来前海的发展,都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希望我可以帮助到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让他们在深圳发展得更顺利。
深圳市坪山区政协委员、香港深圳青年总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曾宝怡:
      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回望深圳河两岸的百年风雨,不得不感慨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以来发展之迅速。作为香港深圳青年总会的一员,我从纪录片中感受到每个港人的爱国爱港情怀,一代代深港同胞过河互帮互助,未来也必将一起共同绘就“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的同心圆。
制片人团队说
第一集导演陈晨:

       去年6月,我在深圳市龙岗区大运体育馆疫苗接种点采访香港龙城同乡会捐赠爱心物资的活动时,龙城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专门把我拉到旁边说,你们可一定要好好拍宋启明会长,宋会长不爱说话,但是他这几年真的帮了我们很多忙,我们都很感激他,他的事迹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在整个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我几乎每一次都会被乡亲们拉住这么交代。

       纪录片中的“过河者”们亲力亲为,做的都是“水滴石穿”的民心大事。他们的热情和坚定感染了深港两地乡亲,乡亲的感恩之心又感染到了我和同事。所以,在创作过程中我专门写下这么一句话——“让十万人的力量带动千万人”,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做到,因为这就是我的亲身经历。

第二集导演王凯弘:

       在采编过程中,最打动我的是深港两地乡情的传承,从一碗简单的煲仔饭,再到东深供水工程,都能体现深港同胞一家亲。此外,年轻一代香港青年对于祖国情感与认识让我大为震撼。他们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赤子之心去点燃其他香港青年的爱国之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一国两制”的贯彻实施,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

第三集导演黄海宁:
       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栏目关注香港议题已有15年,但这还是我们第一次系统讲述深港乡亲社团的故事。通过这一年的拍摄、制作,我们深刻感受到“爱国爱港爱乡爱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团结一心、守望相助、情系乡梓……这些词汇在乡亲社团会员身上得到了最真诚的实践与证明。三集专题片《过河记》讲述了30多个主人公背后的深港故事,这30多人的背后还有无数人在默默搭桥,推动更多的人成为“过河者”。所有这些人都值得我们一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