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播下友谊种子,增进民族团结,激发青少年爱国情怀……”
近日,由国台办交流局指导,深圳市台办、市民宗局主办,南山区台港澳事务局、南山区民宗局、南山团区委、南山区教育局、南山区妇联、广河县人民政府等单位承办的“山・河”之约 情聚湾区——甘肃广河与深港澳台青少年“手牵手”研学活动在深圳市南山区举行。
活动邀请甘肃省广河县26名回族学生来深圳市、南山区参观交流,与深港澳台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共同感受改革开放45年来深圳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
深圳,一座浓缩中国梦时代精华的城市,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从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创新之都”,始终充斥着逐梦前行的力量。 此次活动通过组织营员们走进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平安金融中心、南山博物馆、圳少年创新教育基地、南山安全教育体验馆、中山公园棒球场、深圳大学、南山能源生态园及大鹏所城等场所参观交流,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深圳,充分感受深圳的魅力、活力和创新力。 “深圳与广河县远隔千山万水,在我们眼中,既遥远又陌生。此次活动,让我们对这座‘创新之都’有了初步的了解。”来自广河五中的脱永慧在了解到深圳在人文历史及科技等多方面取得的成果后,对这座城市的喜爱溢于言表。在参观深圳大学时,她有了一个新梦想:将来报考深圳大学,在这里书写“诗和远方”。 “国际化大都市,果然名不虚传。”来自广河城东中学的马浩云说,他将把深圳的创新精神带回去,传递给身边更多人,把祖国和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来了就是深圳人”,在深圳,这一句有着浓浓人情味的口号,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深圳的热情与包容。南山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56个民族齐全的城区,有少数民族人口近10万人,各民族同胞在南山区安居乐业,绘就了幸福生活新画卷。研学活动中,来自广河县的回族学生与深港澳台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成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我们手牵着手,感受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暖。”台湾学生刘翎羲动情地说,与广河的伙伴一起探寻深圳的历史、体验深圳的发展创新、品味深圳的人文风情,这一切都让他着迷。看到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的灿烂笑容,自己也不自觉地沉醉在快乐中,大家亲密得就像兄弟姐妹一样。 “尽管我们来自祖国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都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活动开始时,香港学生宋子彬还担心,来自不同民族的营员会因风俗习惯不同而产生隔阂,但在交往中,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很快就打成一片,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次跨越山河的研学之旅给营员们的心田播下了探索的种子,注入了成长的基因更凝聚了“手牵手”共赴美好未来的青春力量。
研学活动中,来自广河县的回族学生还介绍了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以及近年来依托优美自然风光、特色农家美食和独特人文风情等优势,大力培育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的情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家乡的发展未来可期。”来自广河一中的马世忠热情地邀请每一名深港澳台学生到广河县走走看看。 “广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值得一去。”深圳学生张涵琳对广河县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有机会到广河县近距离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届时和小伙伴们再相聚。 “祖国的宝岛台湾,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独特的人文风情,欢迎你们到那里作客。”活动中,台湾学生也纷纷介绍宝岛台湾的情况,并向小伙伴发出诚挚邀请。 “好好学习,学成后报效祖国。”营员们还共同许下青春诺言:让友谊跨越山河,共赴希望之约,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架起“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