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龙岗区“商会+司法”纠纷化解新模式显成效

来源:龙岗区委统战部发布时间:2023-08-23

  “商会调解化纠纷服务企业显担当”“呵护员工解民忧弘扬正气促和谐”

  8月初,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坪地街道商会调解指导中心接连收到两面锦旗,感谢他们积极参与化解劳资纠纷。这两面锦旗来自同一桩劳资纠纷案件中的“对立方”,在坪地商会调解指导中心的积极调解下,一桩涉及50余人的劳资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自去年10月深圳首个指导商会调解的工作平台——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坪地街道商会调解指导中心揭牌,龙岗区将司法审判资源导入商会,并在全区11个街道逐步推广,形成商会调解指导中心全覆盖。

今年以来,依托商会调解指导中心,龙岗区各街道商会调委会及行业商协会调委会共成功调解纠纷案件94宗,涉及金额1251万元。

发挥商会独特优势 推动纠纷前端化解

  “我们企业的坪地厂区目前没有订单,想将生产线暂停,目前坪地厂区尚有50名员工,希望调委会介入协调员工的安置问题。”

  日前,龙岗区坪地街道一家企业负责人主动向坪地街道商会调委会寻求帮助,坪地街道商会调委会了解发现,在决定暂停生产线后,企业和员工多次沟通,但由于涉及员工较多、岗位不同、工龄不一等因素,双方无法快速就经济补偿等问题达成一致。

  而企业准备近期将部分机械设备搬离厂区,也造成员工的恐慌,员工担心企业就此 “撂摊子”,下班后仍在厂区门口聚集,要求企业尽快解决工厂停工后的员工安置问题。

  为尽快化解纠纷,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坪地街道商会调委会快速介入,一方面做好员工解释安抚工作,同时通过查看劳动合同、员工花名册、工资发放情况等资料,本着尊重员工本人意愿的原则,结合坪地法庭、街道劳动办、司法所等部门专业人员法律意见及相关法律法规拟定最终调解方案,并就调解方案中的员工安置情况和经济补偿金额等与企业负责人及员工保持沟通。经过10多天努力

  企业与员工最终达成一致:47名员工选择离职重新就业,企业根据工作年限,按照每年1个月的标准给员工发放经济补偿金,另外3名员工则继续留职。

  8月初,所有离职员工均顺利领取到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此次劳资纠纷案件顺利化解。“商会作为民营企业的桥梁纽带,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力量,同时‘商会+司法’的模式受到辖区企业和职工的信赖。”坪地街道工商联(商会)负责人表示,商会调解指导中心在推动民营经济纠纷前端化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图片

建立“分拨对接”机制 诉前调解省时省力

  为推动“商会+司法”纠纷化解新模式持续发挥作用,龙岗区建立了区工商联、区法院“分拨对接”机制,在区法院调解系统“融平台”,为11个街道的商会调解员注册账号,由法院分拨辖区内纠纷案件到各街道商会,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商会调解。

  今年年初,坪地商会调委会接到法院分拨的诉前调解案件,当地一家企业因买卖合同纠纷,将一家已注销公司的法人代表告上法庭。

  坪地商会调解员、深圳市毅彩鸿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小革了解案件情况后,拨通了两位当事人的电话。

  起初,原告表示不想调解,但听说调解员在坪地办企业20多年,有着共同语言。几次接触下来,越来越敞开心扉。

  经过认真分析诉前调解相较于诉讼的优势,并向原告解释了在龙岗区“商会+司法”纠纷化解新模式下,商会调解经“司法确认”后的法律效力,最终赢得了原告的认可。

  与此同时,通过跟被告人的多次倾谈,调解员帮助他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让他意识到自己确实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而积极解决问题。

图片

  最终,坪地商会调委会终于将当事人双方请到了坪地街道商会人民调解室,考虑到被告资金方面确实存在困难,原告同意被告以分期付款形式在一年内还清剩余货款,并免除了部分利息。

  双方达成一致后,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并向龙岗区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为调解结果赋予法律保障。

  “我做企业20多年,也经历过商事纠纷,由衷觉得有商会介入调解是一件幸事。”

  安小革表示,作为本地商会的“老会员”、本土民营企业家,与民商事纠纷主体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做起商会调解更加得心应手。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每一位经营者来说都很珍贵,希望更多有能量的人参与进来。

  据悉,龙岗区先后吸纳56名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商会法律顾问、反诈骗代言人、企业家代表及商会工作人员为商会兼职调解员,不断壮大商会调解队伍,为深圳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凝聚力量。

资源互通互享 增强调解工作专业效能

  为提高调解工作效率及成功率,龙岗区各街道商会收到分拨案件后,利用区法院“远程视频系统”与各街道法庭携手“在线沟通协调”“在线调解纠纷”,实时处理问题。经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区法院会及时确认法律效力,对调解不成的纠纷依法导入诉讼程序,当事人合法权益因此得以“司法保障”。

  此外,龙岗区每个调解指导中心均配备有指导法官。由法官和律师组成“线上智库”,为各街道商会提供专业指导调解、司法确认、诉调对接等服务。同时,组建了线下调解培训导师团队,不定期通过专题授课、座谈研讨、观摩庭审、法律讲座等方式对街道商会兼职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

图片

  近日,一场为期两天的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会在吉华街道甘坑股份合作公司举办,龙岗区各街道商会调解员齐聚在此,学习人民调解常用法律法规、调解实务与语言技巧。

  “商会调解指导中心成立以来,经常性开展系统培训、提供法律指导,让商会调解员从‘热心人士’成长为‘专业人才’。”吉华商会秘书长谢素平表示。今年以来,龙岗区共开展相关培训18场,以“商会调解指导中心”作为主要宣传阵地,组织1000余家企业参加劳动纠纷化解、知识产权、涉外法律普及等宣传培训,凝聚力量,助力龙岗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