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现有61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占比超全区人口的十分之一,其中网络人士8万多人,集中在网络直播、互联网内容生产、网络市场营销等领域。
近年来,宝安区委统战部打造了全市首个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示范园区“智美·梦空间”,实施“e+”计划赋能实体经济,发挥网络人士优势、助力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辐射影响线上线下1000多万企业主。
近日,宝安区委统战部发布了《宝安区网络人士统战工作三年(2024-2026)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建基地、优机制、创品牌”为三大抓手,探索“精准聚才——精确引导——精心服务”发展路径,以实施“e+”计划为总牵引,推出“1+5+20”行动计划,广泛团结和凝聚网络人士,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建基地 逐步实现网络人士统战工作阵地“全覆盖” 《行动计划》明确宝安区网络人士统战工作基地建设目标任务为“三个打造”,即:打造省级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特色园区,力争创建国家级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示范园区;打造一批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示范点;打造网络人士统战工作基地集群。 宝安区委统战部将分步骤、分阶段扎实推进基地网络建设,基地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强化社会参与。 至2025年底,打造10个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示范点,推动各街道结合辖区特色打造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示范点,实现全区各街道全覆盖;至2026年底,建成20个以上网络人士统战示范基地,形成全区网络人士统战工作“e”集群。 优机制 培育网络人士统战工作优质“生态链” “穿上汉服,以茶会友、做手工、吟古诗,氛围很好,非常解压,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一位网络人士在日前组织的智美·梦空间——中秋汉服游园会上表示。 这是智美·梦空间探索开展的5个针对网络人士的工作品牌(议事阁、研习社、悦享汇、公益行、双创营)中的活动。5个工作品牌致力于从参政议政、个人提升、联谊交友、公益慈善和创新创业等方面,为网络人士搭建表达自我和服务社会的平台。 《行动计划》明确宝安区将以街道为单位,成立10个街道网络人士组织,重点推动各商圈、特色小镇、网红街区成立10个网络人士联谊会商圈分会,构建并完善“区—街道—园区(商圈)”的三级网络人士组织体系,打通发现、联系、组织、引导网络人士的“最后1公里”,建立良好的网络人士组织“生态链”。 区级统筹全局、汇聚资源,街道级扩大网络覆盖面,统筹协调网络人士园区(商圈)级深入基层一线发挥网络作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为网络强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创品牌 打造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的“宝安样本” 《行动计划》以“e+”计划为总牵引,围绕思想建设、参政议政、服务企业、联谊交友、社会公益,打造五大品牌共二十项具体行动,描绘未来三年的宝安区网络人士统战工作“路线图”,多维度助力深圳高质量发展。 “e企发展·新商机” 通过组建名企观察团、举办数字经济资源对接会、成立“e+”计划服务团、成立名咖讲师团,打造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实现网络人士及其企业的做大做强,帮助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e路同心·深港情” 依托宝安区地理优势,通过建设线下活动基地、强化深港资源拓展、打造深港网络人士创业谷、孵化深港文化交流圈,将宝安网络人士“走出去”与把香港资源“引进来”相结合,强强联合,推动深港深层次交流合作。 “e路上·最宝安” 为网络人士搭建学习、交流和成长的平台,通过启动品读宝安研学之旅、开展网络人士创新大赛、塑造网络文化推广大使、培育最IN网络主播,鼓励发挥其能动性和流量优势,通过新媒体方式宣传宝安之美,扩大宝安“朋友圈”。 “e路精彩·湾区星” 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定位,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网络高端人才,通过成立大湾区网络名人联盟、打造大湾区网络人士会客厅、举办大湾区网络人士峰会、开展大湾区“e心向党·云接力”活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e起飞跃·通全球” 通过构建华人华侨交流网络、组建宝安区网络人士海外拓展训练营、做好宝安“侨”的文章、开展全球网络名人联谊会,推动网络人士统战工作与海外统战工作融合发展,努力构建网络人士统战工作“全球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