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澳门深圳龙华经济及文化交流促进会联合澳门两地牌车友会组织25个澳门家庭驾驶25辆车从澳门出发,打卡深中通道,在“说走就走”间深切感受粤港澳大湾区幸福生活圈,透过低空经济“腾飞”看新质生产力的蓬勃生机,在车轮上看城市向上发展的活力。
伶仃洋上唱大风 汽车方阵颂祖国 驱车通过深中通道时,车窗外伶仃洋上水天苍茫,深中通道长龙卧波,桥塔耸入云端,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车轮上看大桥,粤港澳大湾区澎湃的发展活力可触可感,坐在汽车后排的乘客纷纷拿起相机、手机,记录下这雄伟壮丽的画面,赞叹中国科技跨江越海的能力和超级工程背后建设者的智慧。 景色之美、发展之美,在车窗外,也在行程中。“朝饮深圳茶,午尝横琴蚝,现在到深圳太方便了,未来在这片热土置业生活也一定是很棒的选择。”彭宗衍和刘敏岚是一对夫妻,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粤港澳大湾区内日益织密的交通网络让大家对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 澳门家庭团有序驾驶着汽车抵达龙华观澜版画村。汽车整齐排布成V形,25个澳门家庭手握红旗,齐声表白“祖国,我爱你!澳门,我爱你!”。 “沉浸式”感受硬核科技 探寻低空经济“腾飞”密码 近年来,龙华区在低空经济新赛道奋笔疾书,出台区级低空经济产业实施方案,将低空经济列入全区“1+2+3”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辖区内集聚了众多低空经济优秀企业,产出规模壮大,新兴业态涌现,发展势头如火如荼。 澳门家庭团实地探访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睇见“天空之城”的未来之景,从科研创新、产业发展、实际应用场景等不同角度,切实感受龙华低空经济“展翼高飞”背后的澎湃动能。在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大家通过电子屏幕观看无人机闪耀夜空、打破吉尼斯纪录的“绝活”。“中秋在澳门看无人机表演的时候只觉得太震撼了,没想到今天可以现场了解幕后执飞企业,真奇妙!”澳门家庭团纷纷感叹不虚此行。 在美团大数据运营中心,大家近距离观察可提供标准配送服务的美团无人机,亲身体验无人机空投柜的便捷取物流程。展厅内,排布着实时消费数据的巨大数字化屏幕科技感拉满,让人看到“面向未来”的硬核科技力量,数字经济与低空经济交融赋能。 “美食飞着来,省时便捷!我把精彩瞬间传到短视频平台后,不到一个小时浏览量就破千啦!”通过线上视频把在龙华的所见所闻“带回”澳门,让《澳门日报》美食专栏作者何伟彪兴奋不已。 话古今往事 在“时空穿越”中见证城市“拔节生长” 龙华“守望田野”乡村非遗线路通过传统村落的活态化展示,让人深度体验深圳的百年历史与文脉生长。 澳门家庭团沿着这条非遗探索路线,穿着汉服打卡龙华古建小巷,看观澜古墟修旧如旧古韵“焕新”。 在上围艺术村,一行人见证老村活化改造的优秀样貌,感受厚实的生态人文底色,深度“睇”验山水连城、人文趣城的“人城产”融合画卷。 从过去驶向未来,澳门家庭团来到梅林关片区,这片沃土从交通咽喉“关口”到新质生产力数字产业集聚,串起了历史的厚重沧桑与现实的生机活力。 在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的孵化展厅,三维重建扫描仪、恒温冷链箱等众多科技含量高、应用前景广的产品让人眼前一亮,大家更是近距离见证了青年创业者实现创意从产生到落地的过程。 走进龙华未来城市展览馆,本土企业研发生产的高端医疗器械、智能终端等高科技展品引得众人驻足观看,感受未来之城“拔节生长”的强劲动能。 “充满生机、奋斗气息的龙华,是一片投资热土、兴业福地、安居之所。接下来,我也将带领更多优秀的澳门青年到龙华考察交流、投资发展、一展抱负,共同推动深澳两地合作再上新台阶。” 澳门深圳龙华经济及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张志坚说道。 据悉,澳门深圳龙华经济及文化交流促进会作为深圳首个区级与澳门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成立四年来,一直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在促进优势资源互补、推动跨界跨域深度融合等方面务实功、出实招、显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