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铛、铛……”,18声低沉悠远的钟声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广场回荡,镌刻着历史的痕迹,激起民族复兴的回声。3月18日,第24届“中英街3・18警示日”活动在此举行,以 “铭记历史,共创未来” 为主题,通过警世钟鸣、历史展览、深港学子交流等系列活动,重温百年沧桑,共叙深港情谊。
钟声为媒 深港共铸家国情怀 春日的阳光倾洒在中英街的青铜警世钟上,作为深港两地共同的历史坐标,这里见证了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是联结深港两地情感的精神纽带,活动在深港两地学生代表激昂的 “强国复兴有我” 倡议声中拉开帷幕。 “强国有我初心滚烫,强国有我誓言铿锵!”孩子们高举右拳,目光如炬,将青春的誓言镌刻在历史的坐标上。现场,深港两地学生代表深情合唱歌曲《中国人》,在歌声中传递同根同源的深情。 鸣钟仪式是“中英街3·18警示日”系列活动中的核心环节。随着钟杵扬起又落下,一声声厚重的鸣响,仿佛从浩荡历史长河中传来。警世钟声十八响,声声入耳,振聋发聩,使铿锵有力的历史回音响彻深港,震撼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心。 香港盐田同乡联谊总会会长沙锦涛已连续24年参加“中英街3·18警示日”活动,他深情地说,“我们不仅要牢记国家耻辱、贫穷的历史,更要坚定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信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活动现场展出了中英街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以时间为线索、图文为介绍,回顾100多年来中英街的形成、变迁和发展的历程,警醒市民群众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当日,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深圳联络部 (紫荆学院) 教学研究基地正式揭牌,标志着深港在爱国教育领域的合作迈出新步伐。 少年携手 深港情谊扎根生长 钟声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深港携手共创未来的召唤。当天,盐田区外国语小学东和分校与香港沙头角中心小学通过历史研学、科技课程与艺术共创等活动,促进深港两地情谊在青春碰撞中生根发芽。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盐田区外国语小学东和分校的四位同学化身 “历史解说员”,讲述着沙头角地名的由来,界碑背后的历史。香港沙头角中心小学的同学们认真地聆听着,纷纷感慨道,“中英街的历史让我们懂得要珍惜和平,携手建设强大的祖国。” 科技课堂上,深港学子的智慧碰撞成为创新交融的缩影。香港沙头角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带领两校学生合作编程,两校学生分工合作,在老师指导下合作完成智能机器人编程挑战。“我今天和香港同学一起通过机器人完成了沙头角地标打卡,真开心!”东和分校彭同学兴奋地分享着。 版画社团的教室里,墨香与欢笑声交织,深港学子共同绘制印制版画,滚墨、铺纸、拓印......盐田区外国语小学东和分校的孩子们手把手教香港小伙伴印制版画。当古塔、界碑、古榕树等中英街元素跃然纸上时,香港学生李同学高兴地说,“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印制版画,东和的同学很耐心地教我们,我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 从历史研学的心灵共鸣,到科技共创的智慧交融,再到艺术创作的情感传递,深港学子在活动增进彼此了解,更在合作中培育了共担使命的责任感。深港同胞的情谊,正如中英街那百年古榕树一般,枝叶相连,愈发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