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奖客家菜到唐人街传奇,舌尖上的大鹏以美食对话世界

来源:大鹏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发布时间:2025-04-21

  深圳市大鹏新区一道咸菜焖猪肉,承载着深港游子的乡愁;一盘炒米粉串联起纽约唐人街的烟火;一尾山海蒸鱼架起中欧饮食文化的桥梁。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鹏是深圳知名侨乡,大鹏人以味觉为纽带,将客家菜、粤菜精髓融入异国餐饮版图,书写了从渔村灶台到国际餐桌的传奇。

金奖咸菜焖猪肉

深港双城的“乡愁密码”

图片

  “这道菜里,藏着我童年的咸香与酸脆。”香港大鹏同乡会前会长何志强记忆中的七娘山(大鹏山),总与客家人用洗米水发酵的咸菜坛交织。

  客家咸菜焖猪肉以酸脆咸菜搭配土猪腩肉焖煮,成就了“米饭杀手”的江湖地位。这道家常菜不仅是他的童年符号,更是在2009年香港客家文化节斩获金奖,成为彩福酒楼的招牌。

图片

  从东涌渔村少年到香港餐饮大亨,何志强的逆袭充满传奇:22岁赴港从杂工起步,半年升任厨师,凭独创“南海双鲜”摘得全港厨艺桂冠;2000年与弟弟创立彩福酒家,以婚宴立足,巅峰期布局12家分店。

图片

  一直以来,彩福坚持从深圳直供食材,让客家菜成为“舌尖上的乡愁密码”。如今,何家以餐饮为纽带连接深港。长子何健担任鹏港青年联合会会长,次子主理供应链,彩福也计划在深圳乐高乐园开设新店,用客家菜迎接全球游客。

唐人街炒米粉

纽约中餐业的“大鹏基因”

图片

  “如果大鹏人哪天集体不上班,纽约的中餐馆就不用开门了!”纽约大鹏同乡会前主席黄水娣夫妻笑着调侃。1951年生于大鹏的黄水娣,于1992年在费城开设餐馆。而唐人街传奇菜品“大鹏炒米粉”的诞生,更与另一位大鹏人钟来福密不可分。 

图片

  钟来福以猪肉丝、鸡蛋丝、绿豆芽、咸酸菜为基底,加入鱿鱼丝与虾仁,炒制出甘香入味的米粉。因时令配菜灵活多变,这道以故乡命名的炒米粉风靡唐人街。

  黄水娣家族深耕粤菜文化,父亲、丈夫、弟弟接力担任纽约大鹏同乡会主席,推动公益捐赠与家乡建设,从重建东涌天后宫到资助南澳龙舟队,他们以美食为媒,将大鹏人的团结与桑梓情深写入唐人街历史。

山海蒸鱼,兄弟同心缔造

欧洲中餐“海上皇宫”

图片

  “食材本真,方能复刻山海之味。”毕氏兄弟的故事,始于大鹏人清明采艾制茶果、冬至做菜头粿的传统。20世纪70年代,哥哥毕传有远赴荷兰,从餐馆杂工起步,逐步构建涵盖餐饮、酒店的个人产业;弟弟毕传铭则学技于香港“老碗会”,七年磨炼出宫保鸡丁的榄角刀工与酱料秘方。

图片

  1980年代,兄弟俩受香港珍宝海鲜舫启发,在阿姆斯特丹运河打造3000平方米的“海上皇宫”。这座雕梁画栋的水上宫殿,以500道粤菜打破荷兰中餐“廉价快餐”的偏见。毕传铭更特邀“阿一鲍鱼”创始人杨贯一亲授海味技法,将大鹏蒸鱼以柠檬祛腥、热油激香的精髓推向国际。

  2007年毕传有逝世后,毕传铭接任旅荷深圳大鹏同乡会会长,晚年回归故里复刻“将军鸭”与蒸鱼技艺,让山海之味跨越时空。

  从深港金奖客家菜到纽约唐人街炒米粉。再到荷兰“海上皇宫”的蒸鱼,大鹏味道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华侨精神的缩影。何志强、黄水娣、毕传铭等一代代大鹏人,以敢闯敢试的魄力将家乡饮食文化推向世界,为文化融合写下生动注脚,让侨乡的烟火气持续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