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汕特别合作区2025年“国情深睇验”深港青少年深圳国情研学精品路线打卡活动圆满举办。从莲花山到天子山,从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到红四师纪念馆,从深圳市中心的高楼大厦到深汕特别合作区的绿水青山……通过两天的实地探访、红色教育和文化体验,27名香港青少年代表深切感受到家乡的发展脉动,爱国爱乡情怀进一步提升。
01
寻根特区精神 感悟改革伟力 活动首日,青少年们先后走进深圳莲花山公园和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莲花山公园 登上莲花山顶极目远眺,鳞次栉比的高楼与葱郁的城市绿意交相辉映,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尽展眼前。大家纷纷感叹“站在这里,好似触摸到了改革开放的磅礴力量。”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当纪念馆幕墙上重现救援和生活场景时,少年们屏息凝神,深切体会到这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的历史重量。 “真系犀利!我们在香港就听讲过1942年那场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这次来深圳实地观看,才知道原来这里不仅是经济特区,还是守住整个中华文化火种的英雄城!” 香港青少年代表吴志康感慨道:“在莲花山上看到特区发展得这么繁荣,突然觉得深汕特别合作区就像接力赛一样延续了深圳精神。我们年轻一代真的要把这种敢闯敢试的基因传承下去啦。” 02 纵览绿美深汕 体验农耕乡情 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统一战线服务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擂茶会,让香港青少年亲手体验家乡美食技艺。伴着擂杵与陶钵的清脆撞击声,香港青少年代表手握陶钵竹槌,细细研磨茶叶。 “擂茶的每粒花生都饱含家乡味道”当馥郁茶香漫溢时,大家捧着亲手制作的擂茶闲话家常,聆听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发展历程,感受着家乡快速发展带来的变化。 在水底山红四师纪念馆,青少年们聆听讲解员诉说红四师在深汕开展顽强斗争的故事,水底山九龙潭瀑布的探秘则让众人惊叹不已。 “真是没想到家乡藏着这么壮丽的自然景观,‘绿美深圳’真系冇得顶!”大家纷纷用镜头记录下飞瀑流泉。在天子山农业公园,古犁耙、风谷车等传统农具激发了青少年们对农耕文化的兴趣,纷纷上手体验舂米、水磨等农耕工具,感受深汕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03 共话乡情未来 厚植家国情怀 “听老一辈人讲,以前深汕就是海丰县最穷最山旮旯嘅的个乡,现在真係劲!公路直通山里同海边,成片成片的高楼好似雨后春笋冒出,农村变得跟画里似的漂亮。” 香港来的学生许寓楟兴奋地说:“回去我一定要同香港啲Friend讲,咱们老家又有高科技园区,又见到咁靓的田园风光,乡愁都留在青山绿水里了。” 香港深圳深汕同乡会的吴惠琴秘书长说:“我们唔采用‘填鸭仔’方式,而是带后生仔们到田里搞到满身汗,去史料馆里静静思考,这样爱国爱家乡的感情自然就培养出来了,这种‘行路版思想课’真的很好,可以跨时空、跨领域、跨感官的立体体验,这一趟有多重收获,真的很扎实!”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深汕特别合作区此次研学活动以“家乡”为纽带,为香港青少年搭建了认知国家战略的窗口,活动不仅通过红色教育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更以家乡美食、生态美景和科技新貌激发情感共鸣。 随着研学团在罗湖口岸依依惜别,深港两地的青春力量已悄然播下交融的种子。这场跨越山海的“乡情课堂”,不仅让两地青少年看见了深汕的蝶变,更在他们心中绘就了爱国爱乡的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