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电子市场,孕育了众多商业奇迹,洪贵顺便是其中之一。从市场里不足一米的柜台,到年营收超五亿的企业掌舵人。
“我们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更应是新时代的建设者,我将不负嘱托,团结凝聚华强北党外知识分子群体,让街道分会成为‘创新共同体’,为高质量发展汇聚力量。”作为新当选的福田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华强北街道分会会长,洪贵顺如是说。
01
华强北的“火炬”
从个体奋斗到群体接力
洪贵顺的创业故事,是华强北无数奋斗者的缩影。当年他在电子市场敏锐捕捉到白牌手机的机遇,后来又力推芯片国产化替代。如今,这样的故事有了新的注脚。
据了解,筹备福田区知联会华强北街道分会时,工作人员跑遍了80多家行业组织,把电子信息、科创等领域的专家“串”到了一起。
在这里,“思想引领、科创赋能、服务社会”的目标成了大家的共识。就像洪贵顺说的:“科技创新没有捷径,但一群人同行,就能从跟跑到领跑。”
如今,“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创新火炬,正从上一代人手中传到更多人手里。
02
鼎和大厦的“双引擎”
知识与活力的双向奔赴
如果说华强北的故事藏着街道“协同”的力量,那鼎和大厦里“鼎英”“Yue·动”双品牌的运作,则藏着楼宇统战的智慧。
“鼎英”系列是鼎和大厦打造的知识赋能平台。“鼎英大讲堂”“鼎和英才”等学习培训活动定期开展,大咖云集的课程涵盖前沿动态、政策解读等内容,成了党外知识分子汲取精神养分的重要来源。
“Yue・动”矩阵则是充满活力的交流磁场,整合了知识类、文艺类、体育类等多元活动,还有乐队、合唱团、乒乓球、羽毛球等11个文体协会,让文化主题活动成为联结情感、凝聚力量的纽带,也为楼宇入驻企业发展增添了助力。
除此之外,法律和健康服务驿站、艺术沙龙服务驿站、共享信息服务驿站也在鼎和大厦落地,行业资讯、技术技能培训、心理健康咨询、法律咨询等贴心服务,全方位完善了楼宇统战的服务功能。这些做法,获得了中央统战部的调研肯定。
03
产业园的“数据大脑”
9000人如何拧成一股绳?
在深圳新一代产业园,党外知识分子的力量正通过精准服务融入产业发展。园区打通了“统战部门+知联会+街道园区级分会”垂直协同机制,设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联络基地,并建立动态更新的信息数据库。
目前,数据库已汇聚近9000名党外知识分子(其中多数为技术研发人员),累计收录超31000件授权知识产权,通过精准梳理人才专业领域与技术优势,实现技术需求与人才资源的高效匹配,储备“最强大脑”。
依托“益企LINK”专业服务平台,园区年均组织产业专项、人才交流活动超60场。
组织党外专家围绕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开展专题调研,形成16篇调研报告,为园区及相关职能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以“知行福田・荟智助企”系列活动为纽带,推动资本运作、公司并购、知识产权、跨境合规等领域的党外知识分子专家与园区企业签署结对协议,在企业综合管理、技术创新、出海拓展市场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
凭借这些扎实举措,新一代产业园区成功获评2025“城市封面”价值产业园区(大湾区)。
从街道的协同共进,到楼宇的活力凝聚,再到产业园的精准赋能,福田区通过搭建党外知识分子“智汇立方”,让个体智慧汇聚成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