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习秋风,携着海的清爽,拂过南澳月亮湾。近日,“同心YUE读・文化传承”大鹏新区民宗领域代表人士专场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主题活动,在“统战+文旅(民宿)融合发展实践基地”温情启幕。大家在书香与海浪声交织中,赴一场思想与情感的文化之约。
书香润心: 触摸民族历史脉络,碰撞思想共鸣 此次活动以《另一半中国史》为共读载体,这本书以鲜活笔触勾勒各少数民族的发展轨迹,将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碰撞共生的宏大历史娓娓道来。 壮族同胞李春洪担任领读人,她不仅细致解读书中重点内容与核心观点,更结合自身感悟精讲关键篇章。 “静下心来一页页阅读,那些民族交往交流的故事仿佛就在眼前,我更真切地触摸到了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的分享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众人深度交流的话闸。 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朴实的故事、对彼此文化的好奇、对共同经历的共情,自由交流环节瞬间升温,大家畅所欲言。 壮族同胞介绍“三月三”歌节的对歌习俗,让在场人士仿佛听见山间清亮的歌声;回族同胞回忆自己初到大鹏新区,同事特意准备了家乡餐食,感到非常暖心、有归属感;瑶族同胞表示当初孤身来大鹏新区打拼,到如今安家落户,言语中充满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民族工作干部则结合基层实践,阐释民族政策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落地生根、服务各民族同胞。 指尖传情: 织密团结纽带,传递团圆温情 书香未散,沉浸式的非遗面塑体验环节又将书中的思想沉淀转化为指尖的生动创作。 面塑老师手把手示范搓、揉、捏、塑的技巧,原本柔软的各色面团,在代表们手中渐渐有了形状。 两颗紧紧相依的石榴,籽粒饱满、纹路清晰,恰是“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鲜活象征。 “你看我这颗石榴的红,是不是特别正?”“你的石榴造型更灵动,籽粒排布真细致!”大家举着半成品互相点评,笑声里满是创作的喜悦。 活动现场还摆放着象征团圆的月饼。代表们一边品尝着香甜的月饼,一边聊读书心得、创作趣事,海浪声、谈笑声、偶尔响起的赞叹声,交织成一幅民族团结的动人画卷。 “此次‘阅读 + 非遗’,让我们触摸到了团结情感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