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溢彩,共同浇灌“红石榴之花”

来源:龙华区委统战部发布时间:2025-10-09

学子以铿锵之声共诵抗战史诗《血火钟声》,身着民族服饰的各族群众手拉着手翩翩起舞……近日,由龙华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主办的“浴火成凤·香江薪传”龙华区各民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文艺演出在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举行。

01

艺术共鸣:

跨越时空的情感对话

演出在培侨信义学校学子的朗诵《血火钟声》中拉开序幕,学子们以铿锵之声唤醒集体记忆。

京剧《红色娘子军》再现黎族同胞与琼崖纵队并肩作战的感人历史。

舞蹈《土地》则以腰鼓与赤足之舞,诠释军民相依、扎根大地的深沉力量。

《鹏程少年心向祖国》通过时空对话,展现从抗战烽火到特区辉煌的奋斗历程;《少年赤帜护文脉》生动演绎白石龙大营救中普通村民勇护文脉的壮举。

民乐《盛世国乐》融合多民族器乐,奏响中华民族共同体壮美和声;深港共唱《小雅》,以传统诗词传递文化同根、民心相亲的深厚情感。

演出尾声,深港学生、各族演员一起合唱《歌唱祖国》,培侨信义学校学生赵若雅的感言道出了共同心声。

“站在台上,让我想起在广西东兰红色研学时感受民族英雄革命精神的时光。抗战精神不只是历史书里的文字,更是今天我们手拉手唱同一首歌的温度——这种温度,就是民族团结的力量,中华民族从来都是心手相连的一家人!”

02

石榴花开:

从校园沃土到城区芬芳

这场精彩演出的背后,是培侨信义学校在民族团结教育上的持续探索。

课堂上,老师生动讲述56个民族文化,开设“湾区文化寻根”等研究型课程;图书馆,“深港同心·道多彩中华”民族团结图书角以圆形书架象征同心圆,学生们饶有兴致地翻阅《百川汇流:各民族是如何走到一起的》等。而知识问答环节,则成为学生们了解民族知识、涵养爱国情怀的重要园地。

“书里讲述的各民族交融故事,让我们懂得了虽然习俗不同,但我们的心始终紧紧相连。”培侨信义学生说道。

今年7月,由龙华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牵头组织的“深桂同心·童心同行”活动,让深港学子与广西东兰学生互访交流,共同体验制作绣球、敲响铜鼓、学习红色历史等活动。

“通过这些互动,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各民族心连心的温暖。”一名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

不管是日常课程还是专场演出,培侨学校的实践是龙华区民族工作的生动缩影。据了解,近年来,龙华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格局。

通过建立三级民族工作网络,在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设立政务服务窗口、各社区打造“同心之家”等服务平台,为各族群众提供精准服务。

连续多年打造“龙华红石榴”工作品牌,2025年以四季为主线策划开展“春植石榴梦”“夏育石榴绿”“秋收石榴情”“冬藏石榴韵”系列活动,将民族团结融入各族群众日常生活。本次演出作为“秋收石榴情”的重要环节,正是一次生动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

03

有声有色:

民族团结之花绽放龙华

来自满族的杨晓明是本次演出现场的一位观众。她自2006年退休后迁居至龙华区民治街道民泰社区,在这里真切感受到民族政策带来的温暖:不仅积极利用政府搭建的各类文化平台,学习声乐、舞蹈和器乐,还多次参与“龙华红石榴”“民族讲坛”等活动。

她感慨道:“正是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民族团结、邻里互助的社区,我退休后的生活才如此充实多彩。我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浇灌龙华绚烂的‘红石榴之花’。”

龙华区委统战部负责人表示,本次演出是2025年龙华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的重要一环。龙华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支持各民族团结进步培育单位,围绕“龙华红石榴”特色工作品牌,推出一系列融入日常、贴近群众的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参与中切身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擦亮民族团结进步的“龙华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