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年前来深创业,当时人生地不熟,社区给予了很大支持。十年前第一次参加社区举办的民族团结活动就感觉非常有趣。现在只要有空,我每年都会带家人来参加,这里的氛围非常好。”土家族同胞刘女士兴奋地表示。
近日,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松坪山公园欢歌笑语,热闹非凡。各民族同胞代表们展示着精彩的文艺表演,有从纳西篝火中“飘”来祝福歌声,有从天山脚下“吹”来的电子手风琴演奏,也有展现民族团结的《美丽中国》舞蹈,不同文化在碰撞中交织融合,浸润了每一位观众的心田。 不仅如此,现场还有体验少数民族文化风情的互动游戏,设有知识科普区、互动挑战区、特色手工区等……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族群众团结一家亲 近年来,南山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倡导“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理念,深入落实“榴·深”——深圳市各民族服务行动计划,为各族务工人员提供来深指引、能力提升、见习就业、法律援助、联谊交友等8大服务。 据了解,今年以来南山区共开展各类主题活动46场次,覆盖近万人次,推动各街道及社区打造“民族企业开放日”等品牌活动30余场,3000多人次参与,以丰富多彩的服务和活动把各族同胞凝聚在一起。其中,“民族企业开放日”可触摸创新之城的脉搏,“高新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让邻居变成家人……这些各街道和社区的活动仿佛一个个纽带,将不同民族的人们自然地联结在一起。 在南头街道,一场趣味普法活动就吸引了众多居民。传统漂漆扇、手工拓印等体验项目排起了队,大家一边动手制作,一边在交流中了解法律知识。 “没想到普法还能这样开展,像聚会一样,不知不觉就记住了好多知识。”一位参与活动的满族居民分享道。 2 创新探索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 “南山样板” 今年以来,南山区积极探索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南山样板”。 粤海街道高新区社区位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区,面积3.2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约2万人,企业员工约30万人,辖区内260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涵盖38个民族,普遍具有知识水平高、融入起点高、创业热情高、理念认同高的特征。 社区结合时下流行的各类非遗项目,积极打造“高新民族团结一家亲”非遗体验活动品牌,以实际行动书写民族团结进步的精彩篇章。 活动中,来自湖南的李女士感慨:“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制作藏族饰品,才发现每一针每一线都藏着文化密码,这种体验比单纯观赏更有意义!” 来自贵州的吴女士兴奋地表示:“以前只在书上和电视上看到过苗族编织扇,这次能够亲手制作,真的太有意义了。没想到居然是在深圳学到了这门手艺,更深刻感受到了我们苗族文化的魅力。” 白族女孩赵女士在辖区天虹数科商业股份有限公司西丽天虹商场任职,在商场“一对一帮带”机制的培养下,从职场新人快速成长为中层经理……在南山区,这样的美好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3 夯实发展根基 助力各民族同胞筑梦圆梦 凭借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环境,南山日益成为各民族同胞创新创业的优选之地。羌族姑娘陈珊,是一名赛艇运动爱好者。2017年,由她创办的赛艇基地在南山区建成,她的体育梦想也从这里正式起航。“治水治到哪,赛艇就划到哪!感谢政府的用心治理,让我们的生活、工作环境都越来越好。” 近年来,南山区不断优化促进各民族同胞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为各族同胞到南山区发展搭台搭梯,全方位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苗族同胞杨恒,2018年来到南山创立人工智能高科技企业,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他说:“深圳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地,而南山区更是这片热土上的‘风水宝地’,我认为这里的科技氛围和营商环境对创业者而言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南山区,正以“实招、暖招、新招”推动各族同胞深度交融,更以“互嵌”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绘就一幅幅“山海相拥、民族同心、共筑未来”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