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湾畔,桔钓沙“玻璃海”倒映着游泳健儿的矫健身姿;深圳湾旁,港澳青年在大沙河上赛艇竞渡、劈波斩浪……第十五届全运会热潮中,山海相依的深圳,以体育为纽带,奏响湾区融合的活力乐章。
以赛为窗 展现滨海之城独特魅力 全运会赛场成了深圳滨海魅力的亮眼“展示窗”。近日,大鹏新区桔钓沙天然海域,全国首次在真实海况中开赛的全运会马拉松游泳赛圆满落幕。澄澈如镜的海面上,选手们奋力挥臂,赛后纷纷化身“推荐官”:“太惊艳了!比赛变成一种享受。”专业选手的盛赞,让深圳滨海资源与赛事品质同步出圈。 不远处的溪涌海域,青春图景同样动人,深圳市南山海联会联动香港招商联谊会举办的“破浪同行 扬帆湾区”港澳青年水上运动如期启幕,蓝天下的海面成为港澳青年逐浪的乐园。 活动包含帆船理论讲解、实操体验,青年们从桨板上的平衡把控到帆船上的协同配合,在海风与咸涩海水的浸润中,快速解锁新技能。“既减压又能亲近自然,体验感很棒,第一次尝试就彻底爱上了这项运动。” 港澳青年们握着桨板,脚下的板子在教练指导下逐渐平稳,划出的弧线与远处帆影相映成趣。当一艘艘帆船在浪涛中穿梭,呐喊声与欢笑声交织,青春的张扬与活力在海面上尽情绽放。 “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同心同缘、同梦同圆,全运会热烈氛围扑面而来。”香港青年廖世文说,此行不仅结识了内地伙伴,更真切触摸到深圳的创新脉搏、生态之美,愈发期待未来继续携手同行。 以水为媒 湾区交融催生消费热潮 作为粤港澳三地首次携手承办的运动盛会,十五运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区域融合的“催化剂”,港澳与深圳同为滨海之城,带着相似的奋进底色。这份天然亲近,让水上运动的热爱更容易共鸣。 全运会帆船比赛中,香港选手贝俊龙夺得男子爱尔卡7 级金牌,为香港队摘得本届全运会首枚金牌,进一步点燃了港澳青年参与水上运动的热情。 体育的纽带,既联结着青春情谊,更拉动着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体育消费热潮。桨板、帆船、皮划艇等运动日渐兴起,既丰富了港人的休闲体验,也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深圳有着天然的优质水域,水上基地配套完善、设施一流,对港澳青年极具吸引力。”南山区深港澳水上活动主教练、UNIONE 航海阿波罗主理人李宁表示,全运会激发的全民运动热,让深圳水上运动基地人流如织,“很多港澳青年组团北上,体验帆船、桨板后还会周边游玩,直接带动了文旅体育消费”。 数据显示,暑期港人北上消费新趋势显示,运动体验已成为跨境消费热门选择,南山区凭借地理优势和便捷交通成为跨境消费优选之地。山海相依、水城共融。十五运会让深圳这片热土的魅力愈发凸显。常态化的水上交流活动、完善的配套设施、高性价比的多元选择,更让“北上运动”成为港澳青年的新风尚。 以城为韵 清波之上活力荡漾 海河相通,活力奔涌。如果说海上的激情是南山的“外在活力”,那么内河的雅致则是其“内在底蕴”都市中央的大沙河,赛艇、龙舟等赛事轮番上演,市民在闹市中就能与自然亲密交融。 早在2017年,大沙河第一家专业的赛艇俱乐部——和鹭赛艇俱乐部成立并建立训练基地,为市民和企业提供赛艇培训,承办水上运动赛事。“2017年,大沙河的水质条件并不是最佳的,俱乐部见证了这条河流变得清澈干净。”和鹭赛艇俱乐部创始人陈珊说,“希望每一个人通过这项运动感受自然的美妙并身体力行去保护和改善环境。” 作为南山水上运动的标志性赛事,大沙河赛艇邀请赛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2024年该赛事吸引澳大利亚、荷兰等9个国家的10支国际队伍,与深港澳9支精英队伍同场竞技。 此外,深港青少年赛艇交流赛、大沙河国际龙舟邀请赛、2025首届大湾区“3H”运动挑战赛等赛事也在此接连上演,让内河之上活力永续。 体育融合的种子还在校园与企业中广泛播撒。南山区大沙河赛艇运动联盟学校已有近 30 所学校、近千名学生参与,“从娃娃抓起”的培养模式让水上运动文化薪火相传。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X9 高校院所联盟年度赛艇赛,成为促进交融、激活创新的亮丽名片。不少企业组建赛艇队,工作之余的水上竞技,让“乘风破浪”“敢闯敢试”的城市气质深入人心。 湾区风正劲,浪涌向未来。桔钓沙的浪花、溪涌的帆影、大沙河的桨声,共同汇入大湾区发展的浪潮,深圳南山正以“山、海、城”共融优势,让“来南山,看海、亲水、游城、兴业”成为城市新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