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根在同一片土,共唱同一首歌,伴随着热情澎湃的歌声,迎着海天云阔的夏日之光,6月17日,深圳市宝安区第四届拉面技能大赛暨民族文化节活动拉开帷幕。
此次活动以“千丝拉面中国心、共系民族团结情”为主题,由深圳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指导,宝安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主办。
活动当天,少数民族同胞齐聚欢乐港湾,以一碗面为纽带,将饮食文化、非遗文化、文化创意等创新结合,打造了一场共享民族文化的“饕餮盛宴”。
一碗拉面 促进民族交融
宝安区作为深圳少数民族大区,分布在大街小巷的各类拉面馆近400家,它们不仅是深圳餐饮行业的重要部分,也是深圳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生动缩影,宝安区以“拉面技能大赛”为契机,充分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全面发起“线上+线下”联动,创意融合达人探店、“宝安人气TOP20面霸”线上投票、线下技能比赛等形式,让更多的人关心和支持宝安拉面行业,促进消费。
活动现场,拉面师傅马成龙同其他十余位同行一起,在案桌前各展绝活、各显神通,揉、搓、拉……“啪!”面师傅们将面团打在案板上,一甩、一揉、一拉,反复几次,一个个面团就变成细细的拉面,现场市民连连赞叹,纷纷拿出手机拍摄。
马成龙是首次参加拉面技能大赛。17年前,马成龙走出家乡,在宝安区福海街道塘尾社区开了属于自己的拉面馆,从此,这家店将他与深圳牢牢地拴在一起。
此次比赛前,宝安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邀请网络大V大力宣传推广辖区多家拉面馆,仅仅几天时间,马成龙的拉面馆就在短视频社区平台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经过激烈角逐,马成龙在此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不仅仅是场比赛,更是学习技能、展示风采的重要平台。”马成龙认为,此次拉面技能大赛,为大家展示拉面技艺、推广拉面品牌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活动还设置“同品一碗面”环节,拉面师傅们围在一起,共同烹调拉面美食。将煮好的拉面配上晶莹剔透的汤汁,再撒上翠绿的蒜苗香菜,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拉面瞬间勾起食欲,吸引围观市民争先品尝。
参赛选手纷纷表示,作为在深圳的拉面人,将不断学习创新,以专业的技能和服务让更多人了解到拉面的独特魅力。
民族美食文化魅力绽放
青海菜籽油、西北散子、回民油香、新疆烤馕、新疆烤羊肉、新疆安集海辣椒酱……美食是文化的基因和符号,在民族美食展上,“吃货们”聚集到各民族摊位前品尝民族美食,一场“舌尖上的盛宴”火热铺开。
来自新疆沙湾市安集海镇的辣椒酱受到众多市民追捧,乌鲁木齐佳合伊星商贸公司董事长妥应刚热情地向大家介绍中国辣椒之乡新疆沙湾市安集海镇。
妥应刚说,安集海镇依托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优质安全的高品质辣椒,一直以来都深受消费者青睐。
“沙湾线椒的确色泽诱人、鲜香浓郁。”活动现场,市民们一边品尝、一边赞不绝口。
“感谢此次机会,让我们把新疆本土特色食品带到深圳,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妥应刚高兴地说着,又连忙邀请大家品尝大盘鸡中的“战斗鸡”——沙湾大盘鸡。甘绵的土豆块软糯爽口,鲜嫩的鸡肉配上香辣的安集海镇辣椒,让大家过足了瘾。 西域情、西北领头羊餐饮、深穆食材、大美新疆农庄……美食展汇集时下最前沿的网红美食,琳琅满目的民族特色美食不时刺激着大家的味蕾美食与鉴赏相结合,大家在活动中体验“民族特色美食潮集宝安、食在宝安”的民族美食文化魅力。
人间烟火与民族风情交织
除了一同品面、共享美食,主办方还将宝安本地非遗文化、戏曲民乐、民族潮玩、民族潮服、手艺DIY等集聚到现场。
非遗传统插花项目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各式中式花瓶和五颜六色的鲜花,为市民讲授中国传统插花的造型美和文化美;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棉塑代表性传承人罗晓琳向大家展示棉塑技艺,让人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现场还有各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展示、融合了广府醒狮和广府粤曲等元素的沙井新桥醒狮队演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戏曲表演。在此次活动中,拉面将温暖的人间烟火与绚烂的民族风情交织在一起,将斑斓多姿的民族文化与团结奋进的时代精神融合在一起。
千丝拉面中国心,共系民族团结情。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各族群众共享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