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如何形成和发展”……9月8日,由深圳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联合坪山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举办的2025深圳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暨坪山区“同心坪山·榴深筑梦”主题活动在深圳技术大学举行。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圳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士文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一堂精彩的“思政课”,生动有趣的阐述不仅激发了大家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拉开2025深圳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序幕。
01 有滋有味,思政课讲到学生心坎里 步入深圳技术大学,民族非遗特色市集正热闹开市,吸引了一大批师生前来打卡体验。作为广东省和深圳市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圳技术大学有少数民族学生近500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联合坪山区民宗局,组织了一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历史学等领域有深厚造诣的骨干教师,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课程建设团队,搭建起了以“理论溯源——历史演进——实践路径”为核心的课程框架。 今年6月,基于特色思政课程内容衍生、由学生主讲的作品《石榴花盛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深圳图景》,在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比赛中荣获校级一等奖。 谈起此事,深圳技术大学的老师们满是自豪,“这充分证明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已成功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理解和自主表达。” 02 全城联动,擦亮民族团结进步“金字招牌” 特色思政课成功的背后,正是深圳多年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进文化认同的精彩片段。 今年9月是广东省第15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走深走实,由深圳市民宗局、坪山区民宗局、深圳技术大学三方共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于活动当天揭牌,并聘请了深圳市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约宣传员”、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研究员。 同步启动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等主题活动。 全市各区(新区、特别合作区)也结合各自实际,纷纷启动了一系列“民族+”特色活动。福田区以“民族+非遗”为主线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盐田区以“巷子里的百味节”为主题,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坪山区以“榴梦坪山”品牌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自然资源、产业优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七进”等系列活动…… 这些各族同胞喜闻乐见的活动和务实服务举措,充分展现了深圳各民族互嵌共融的生动场景,积极营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浓厚氛围,不断擦亮深圳各民族团结进步的“金字招牌”。 03 同心浇灌 石榴花开别样“浪漫” “天籁童声纯真而又清澈,不仅唱出了‘中华一家亲’的民族深情,更让我们看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早已在各族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现场,坪山区“红石榴”少儿合唱团和少儿民乐团带来的精彩演出,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原创歌曲《中华一家亲》巧妙地将“五十六朵鲜花”“五十六条溪流”“石榴籽紧抱”等元素融入音符,唱响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旋律。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不仅是展示民族文化的舞台,更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实践平台。”深圳市民促会会长杨永群说,通过开展民族歌舞、非遗展演等文化文艺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影响带动各族群众,从而更加生动地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千山万水情绕一个圆心,我们都是同行的人。让我们一起拿起手中的小国旗,一起放声歌唱!”主题活动的气氛在全场合唱深圳统一战线原创歌曲《同行的人》的歌声中达到了高潮。
据了解,接下来深圳将掀起一波又一波民族团结进步的热潮,将“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理念演绎得更加生动、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