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广东省重点侨乡之一,祖籍深圳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和归侨侨眷逾100万人。一直以来,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为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深圳市委统战部联合南方新闻网推出《同心vlog之“侨”见深圳》第二季系列视频,邀请侨务工作者、侨文化传播志愿者“打卡”福田、光明、宝安、罗湖、坪山独具特色的涉侨地标,让更多海外华侨华人和鹏城儿女见证侨文化在岁月沉淀中焕发新活力,以同心同源同根文化促民心相通。
罗湖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保留着完整的城市记忆,聚起几代人的乡思和乡愁。这里有华侨华人、归侨侨眷逾8万人,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等30多个国家。侨乡的深厚底蕴、宗亲的密切联系,促进罗湖的海内外文化艺术交融互鉴。 “你从远古走来,六百载春秋开村立基;东方之珠隔河相伴,你是国门下的小村庄……”罗湖村与香港一河之隔,世代村民在深圳河两岸耕作,发展至今已有640多年历史。 他一生以自己是深圳罗湖村人为豪,每幅画作上都要盖上“家在深圳罗湖村”或“罗湖袁机”的印鉴。“袁机的画作带有强烈的爱国爱乡情怀,为‘侨胞之家’增添了艺术色彩。”李镇南感叹道。 袁机美术馆是“深圳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罗湖社区以此为情感纽带,为推进海内外艺术文化交流汇聚侨界力量。 罗湖的艺术底蕴不止于此,在7公里距离之外的金啤坊,艺术为啤酒的“主场”重新注入灵魂。街区前身是老深圳人熟悉的金威啤酒厂,1985年建厂、1990年正式投产、1997年于香港上市、2011年成为世界大运会全球合作伙伴……“老金威”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曾陪伴五湖四海的来深建设者挥洒青春、追逐梦想。 如今,老厂房经由灵感创意之手,焕新成艺术街区,深港文化盛事“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落地于此,众多海归侨青用国际视野勾勒罗湖的前世、今生与未来。金啤坊运营团队结合街区的建筑特色与艺术内涵,打造深圳罗湖的文化生产发生地与艺术沉浸体验场,1.16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存,还承载着啤酒酿造技术传承者的殷切期待。 深圳啤酒有限公司首任酿造车间主任郑岳传,曾远赴德国学习啤酒酿造技术,在1990年酿出第一罐金威啤酒。他在深港文化盛事“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期间重返旧地,复刻“老金威”的味道。 深圳奋斗精神与罗湖生活记忆,在文化与艺术、历史与潮流的碰撞中串联起来,罗湖正以鲜活态度与斑斓色彩,重新绘就深圳的精神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