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深圳如何发挥侨务资源优势,打造涉外法律服务新高地,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9月14日至17日,2025华语律师大会(华语律师深圳行)活动在深圳举办。来自海内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律师、海外侨领、专家学者及深圳企业、有关行业协会代表等齐聚深圳,围绕“全球产业协同与国际法律服务的创新合作”主题,开展系列交流对接。
侨务资源链接法治服务
助力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华语律师在促进国际经贸规则对接、推动跨境法律协作、参与国际争端解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活动汇聚全球华语法律人才智慧,共同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新发展格局,助力深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
“3、2、1,启动!”在主场活动上,来自中国内地、海外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律师代表依次上台亮灯,共同启动公益法律咨询专场活动。
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三地“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需深入推进三地法律服务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主场活动上还发起了“粤港澳大湾区律师三人行”行动计划,致力构建跨法域、多层次的协同服务新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融合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深圳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城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深化国际法治合作。”
活动中,市司法局就深圳涉外法律服务进行推介。据介绍,大量外贸企业在深圳扎根,存在海量涉外法律需求,越来越多的涉外律师在这片热土上深耕实干,在服务大局中实现人生价值。前海管理局推介了前海营商环境,前海对外开放水平高,法治环境一流,正成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首选地之一。活动期间还正式成立前海企业法务联盟,汇聚124家企业及法治服务机构,推出“法商对接”跨境合规与海外维权集成服务。
“如果你们考虑要不要来深圳的话,我认为值得来、应该来、赶快来,这里机会非常多。”英国品诚梅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驻深圳代表处首席代表吕康毅作主题分享时动情地说。
系列专场同步开展
资深律师坐镇为企业解难题
5场专场交流活动同步开展
活动期间,公益法律咨询、跨境仲裁、企业国际化合规、跨境法律合作、国际法律服务合作等5场专场交流活动同步开展,在聚焦国际法律服务合作的同时,关注深圳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法律需求,助力企业扬帆出海。
其中,公益法律咨询专场设置中东、港澳、欧洲、美洲4个分专场,由相关地区的资深律师作专题分享并组织资深律师为出海企业面对面答疑解惑。
“企业出海中东,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中欧在法律体系、价值理念、政经制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跨国企业应如何应对?”……公益法律咨询专场各分专场吸引了大批有涉外法律需求的企业前来咨询。大家纷纷表示,随着公司海外业务的快速拓展,国际合规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已成为最大的挑战之一。各国法规差异大、政策更新快,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全面把控风险,亟须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本次活动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华语律师邀请到深圳,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提供精准服务,让大家心里更有底了。
“同·行”助企再发力
护航企业参与全球化发展
“深圳不愧为享誉全球的科技之都、创新之都,优秀的企业和产品众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主场活动现场设置了“同·行”——深圳侨务助企行动产品展,共有112家企业携200多款展品参展,展品涵盖无人机、智能机器人、AI翻译眼镜等。
华语律师、海外侨领纷纷为深圳产品打Call,表示将当好桥梁纽带,帮助深圳产品走向世界。
走进各区开展交流对接
在主办方精心组织下,华语律师还分别走进福田、宝安、龙岗、坪山、光明区开展交流对接,推动更多海外律师事务所落地深圳,护航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福田区
产需对接务实高效,现场促成10余家企业与律师团队达成初步服务意向,涉及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
宝安区
推动广东淳锋律师事务所与马来西亚YONG SL&KOH律师事务所签署跨境法律业务合作备忘录,促进了海外法律资源与宝安本地产业需求的高效对接。
龙岗区
促成多项国际合作,美国艾斯雷克(Arch&Lake LLP)律师事务所将在龙岗设立代表处。
坪山区
推动澳大利亚唐林律师事务所、越南维益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与区法治服务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为坪山企业提供涉外法律服务。
光明区
推动涉外法律服务供给与本土企业发展需求精准匹配,为光明科学城塑造国际化品牌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
相关链接
作为“同·行”——深圳侨务助企行动计划和大力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举措之一,从2023年起,华语律师大会(华语律师深圳行)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届,参加的海内外律师累计超过1500人次。活动还上线了“法律服务全球通”平台,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华语律师进驻,可为全球企业提供“24小时在线”跨境法律服务;协助推动了3家外国律师事务所在华设立代表处,其中2家“落户”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