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海归创业者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展示项目、寻求机遇的平台,也是一个汲取养分、拓宽视野的机会。”
10月31日,梦想海归·2025年第十四届中国(深圳)海归创业大会在深圳大学城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吸引800余名海归人才、39家创投机构代表及行业专家等到场。与会海归创业者纷纷表示收获良多,深刻感受到深圳在吸引和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方面的显著成效。 本届海归创业大会由广东欧美同学会指导,深圳欧美同学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深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深圳市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协会承办,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资本对接、项目路演及成果展示,为海归人才搭建全要素创业生态平台。 PART 01. 分享创新创业经验 充电赋能助力梦想 “我们的愿景是,让数字农业迈向‘田间不见农人影,唯有农机兀自忙’,低空经济将成为未来农业的新天路,精准农业航空将成为智慧农业的核心引擎。” “投资者钟爱的创业团队是老司机、大教授、小天才、操盘手,即连续创业者、科研大牛、有快速迭代能力的毕业生、有中大型企业经验的人才。” “创业的路上一定会遇到种种挫折,不要紧,总结经验教训,再完善再创新,一定能攀上新的高度。” 当天上午举办的海归创业主题大会特邀专家学者、海归创业者和加速孵化器代表等,分别围绕技术应用、成果转化、创业实践等主题进行演讲,为海归创业者充电赋能。 其中,华南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兰玉彬围绕农业航空技术在低空经济的应用,展开技术前瞻。 力合创投总经理隋建锋从投融资对接经验出发,系统阐述持续投资与全链条服务体系,给正在创业的海归们指引方向。 众擎机器人总经理姚淇元讲述自身创业故事,围绕创新与商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给海归创业者提供经验借鉴,助力他们实现个人创业目标与城市发展需求的深度融合。 市人力资源局相关同志对深圳创新创业政策进行解读。 PART 02. 创业项目现场路演 展示海归创新实力 据了解,本届大会共收到来自全球264个海归创业项目申报。 其中,人工智能占比26.12%,生物医药占比24.32%,还有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等热门领域。项目团队硕士学历占比40.55%,博士47%,博士后10.59%。 大会举办前,组委会还组织多家知名创投机构组成评审团,举办了5场路演日专场活动,评审出10个项目入围大会路演。 当天下午的现场路演环节,入围项目依次登台亮相,充分展示其科技含量、创新模式和市场潜力,并与投资机构、专家评委面对面交流。 “从核心零部件供应到整机生产销售的创业思路很好。”“团队的整体实力比较强。”“消费者为什么要放弃更知名的品牌去选择你们?” 路演现场,既有专业人士的高度肯定,也要面对投资机构的尖锐提问。路演选手们应对自如,充分展现强劲的专业实力和心理素养。经过一番角逐,“细胞培养提取物产业化项目”荣获最具人气奖,“深海传感器及深海计量服务项目”荣获最佳技术创新奖,“智能眼科手术机器人项目”荣获最具投资价值奖。 “特别高兴能有这样一个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同台竞争的创业‘小伙伴’们水平都非常高。我们团队回国以来,通过参加‘归·家’的多项活动,已经对接到了很多有用资源,包括客户、供应链、研发合作伙伴等等。” 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岳毅然是爱知特科技的创始人兼CEO,其路演项目致力于让AIAgent的能力切实落到制造业务流程中,覆盖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等多个维度。 PART 03. 持续服务海归创业 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海归创业大会是“归·家”——深圳市归国留学人员服务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统计,2012年以来,中国(深圳)海归创业大会已连续举办十四届,此前十三届累计参会1.5万人次,累计征集项目2000多个,促成天使轮融资超4.7亿元,总融资额超过50亿元。 本届大会筹备期间,与超过60个创业项目开展了深度对接与服务,为16个项目匹配市场订单和产业链资源,促成5个项目在大会现场签约。 期间,同步开展的“海归创业项目成果展”展出16个往届创业大会优秀创业项目和海外校友会推荐项目,多维呈现深圳海归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和产业应用潜力。 深圳帕修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展出的AI终端设备深受中外观众喜爱。创始人徐浩毕业于英国斯特灵大学,他的团队成员分别来自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知名院校。 他认为,深圳具备完整的创业生态,尤其是做AI硬件类产品所需的人才、技术、供应链可谓一应俱全。“产品从设计到量产最快三个月就能实现,这可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创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