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深圳湾畔,初冬的深圳人才公园树木葱郁、繁花似锦,一片生机盎然。11月22日,“归·家”——深圳市归国留学人员服务计划(以下简称“归·家”服务计划)一周年总结会暨深圳欧美同学会科技创新峰会在公园内的求贤阁举行,释放出强烈的信号:新时代归国留学人员归家筑梦,在深创新创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680多场活动点燃创新创业热情
“归·家”服务计划启动一年以来,由深圳市委统战部牵头统筹,各区委统战部积极参与,形成服务归国留学人员的强大声势,共开展活动680多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583.51万人次,出台服务举措231条,授牌成立39家海归实习基地、26个境内外海归服务站、14个海归人才服务中心、1个公益慈善义工队,为67名海归人员颁发职业规划导师证书,系列活动让归国留学人员在深圳感受到“归·家”的温暖。
不仅如此,为助力归国留学人员在深创新创业,深圳市委统战部编印《深圳市归国留学人员政策汇编》;累计举办十届中国(深圳)海归创业大会,参会归国留学人员超过10000人次;支持举办海归人才招聘会14期,累计服务归国留学人员求职者超30万人次,辐射深圳、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
“‘归·家’服务计划,通过一个个小切口,为广大归国留学人员提供更多精准服务,令人十分感动。”“一场场精心策划的活动,亮点纷呈、服务到位,体现了深圳这座城市对归国留学人员的重视与支持。”采访中,广大归国留学人员纷纷透露心声:要发挥所学所长,把自身优势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加速推进创新成果转化、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等方面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打造服务归国留学人员最佳生态圈
在“归·家”服务计划一周年总结会活动现场,中欧创新中心等5家科技创新生态平台签署了“归·家”创新创业服务合作备忘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圳校友会等5家国际知名高校深圳校友会签署了“归·家”校友联盟服务合作备忘录。总结会还向深圳市海归协会等13家机构、汪之涵等17位个人颁发归家服务计划“感谢信”,并为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等17家归家服务计划实习基地授牌。同时,邀请院士、专家分别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等内容作主题演讲。一系列创新举措,进一步彰显了深圳对归国留学人员工作的重视,以及整合各方资源助力归国留学人员在深筑梦圆梦的暖心关怀。
在深圳创业十几载,汪之涵见证了一批又一批的归国留学人员投身到祖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中。在他看来,深圳逐步形成了创新人才聚集的氛围,基础设施、产学研的合作、研发的配套、宜居宜业的环境对归国留学人员很有吸引力。作为深圳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坪山区海归协会会长,他衷心希望携手更多的归国留学人员,乘借“归·家”服务计划的东风,共同为深圳美好明天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接触到入园,两周的时间就搞定,如此高效及专业化园区运作,这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无疑是抓到了痛点。” 2015年创业伊始,为了找到合适的创业土壤,光明区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田芳走遍了江浙及珠三角地区,最终她把创业之地选在深圳,落址光明。她表示,深圳各级政府部门对人才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归国创业人员服务周全,给予很多支持,包括办公场地的扶持、科研的补贴等,让归国创业人员感受到这里是一个归家筑梦的大舞台。
“我是海归,我爱深圳”引发共鸣
夕阳缓缓而下,晚风徐徐吹来。半天的交流分享让广大归国留学人员意犹未尽,大家结伴漫步在深圳人才公园中,与人才有关的景观随处可见,仿佛与公园里的李四光、茅以升、詹天佑、王大珩、钱三强、邓稼先、王淦昌、钱学森等老一辈海归人才代表的雕像开启了一段跨时空的对话。“创新创业恰逢其时、正当其势。”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和发扬老一辈海归学长的留学报国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积极投身创新创业的火热实践中,在深圳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上书写最美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