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举办首期侨界代表人士培训班
4月9日—16日,深圳首期侨界代表人士培训班作为深圳市2012年党外代表人士春季培训班的主体班之一在深圳市委党校(市社会主义学院)开班。学员在校学习4天共32学时,之后赴苏州、常熟等地学习考察4天。本期培训班是侨办举办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侨界代表人士首期培训班,被各界亲切地喻为“深圳侨界的黄埔一期”。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张思平,市侨办主任钟荫腾和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覃刚出席了开班仪式。
张思平在开班仪式上寄望学员们通过培训班,提高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团结党外人士、壮大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能力,为和谐社会建设和深圳建设作出更大贡献。钟荫腾在出席开班仪式时希望通过培训班搭建一个侨界人士之间、侨界人士与政府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以达到提高侨界人士政治素质、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进一步壮大侨界代表人士队伍的目的。
这期学员共有40名,来自深圳市侨界的各行各业,由涉侨单位和市侨商会、市侨企联、市侨办侨联法顾委等组织,以及各区侨务部门推荐。他们之中除了在经济上有实力、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影响、专业上有造诣的“四有”人才,还有许多发展上有潜力的侨界年轻一代。学员构成有以下特点:一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能力较强。学员中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占总数的42%;二是学员背景多元化。既有侨商代表,又有医生、律师、教授、设计师等。学员中不少人拥有丰富的侨界社团经验,其中香港深圳各区的同乡会秘书长、副会长占总数的10%,在侨商会、侨企联、法顾团以及专业行业协会任职任副会长及理事职务的占总数的46%;三是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年龄涵盖老中青三代,其中60后占53%,70后占25%,80后占20%。
培训班时间虽短,但学员们学习认真,交流踊跃,普遍反应收获很大,达到了预期效果。培训班有以下特点:
一是教学精心安排,内容丰富多彩。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课程设置包括专题讲座、拓展训练、参观侨资企业等内容,除了党校老师和侨办业务处室负责人的讲课外,由学员代表传授侨资企业管理经验也是此次培训班的一大亮点,让学员受益匪浅。部分学员们还去苏州、常熟等地参观侨资企业和开发区,开拓视野、寻找商机。
二是实现集体管理、凝聚团队意识。培训班设班委会,由有号召力、热心为大家服务的学员组成。班委会和小组召集人筹集班费、整合班级同学资源、参观企业,不仅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活动中还起到了强调纪律、鼓舞士气、管理有序的作用;开展拓展训练让学员们增强了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喊出了“侨锋侨锋,侨界先锋”的响亮口号,勇夺拓展训练的团体冠军。
三是涵养资源,搭建交流平台。此次培训班是市侨办涵养侨务资源,打造优秀侨界代表人士队伍的一次开创性尝试。学员中除了长期以来热心侨务事业的老朋友,更多的是近年来开始活跃在侨界舞台的新面孔。市侨办注重新老结合,挑选更多在“发展上有潜力”的侨界新生力量参加培训,为他们更加深入了解国情、市情,了解新形势下侨务工作的特点充电,大力涵养侨界资源,培育更多“四有人才”;通过他们的“代表”作用,带动更多侨界力量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服务深圳建设发展,意义深远。在短短8天的培训与考察活动中,学员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毕业典礼上,学员们相谈甚欢、依依不舍,表示要建立侨界培训班网站和QQ群,成立同学会,定期开展聚会。通过系列活动,学员们深化了与深圳侨办的联系和感情,为今后开展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