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在光明新区光明办事处侨务中心小广场上,83岁的归侨黄朝明老人正在检查视力。这是市侨办联合深圳晓明眼库基金组织、深圳眼科医院专家和民营企业爱心企业家,前往光明新区开展深圳侨爱义诊活动的一幕。
开展义诊雪中送炭
“您两只眼睛都有白内障,需要到眼科医院查一下眼底,然后进行手术。”医生告诉黄朝明老人。
“我左眼现在是基本看不见的,右眼去年做过白内障手术,但是又长出来了。”在得知自己可以到眼科医院免费手术后,黄伯很高兴:“去年做手术时花了8000多元,社保报了6000多元,自己付2000多元。现在要做两只眼睛的手术,手术费却不用花一分钱。”
和黄伯同样高兴的,还有100多名光明新区的归侨侨眷。在本次侨爱义诊启动前,光明办事处对社区内患有眼疾的归侨侨眷进行了一次摸底。义诊当天,各社区的工作人员、社工和义工带着患者一起来到了义诊地点,进行眼疾筛查和治疗。
眼疾较轻的,医生现场给患者开一些药;眼疾较重的,则会进行登记,预约前往眼科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当日上午,100多名眼疾患者接受了义诊,年龄最大的92岁,年龄最小的50岁。前来义诊的归侨老人很多患有白内障,但他们并不知晓,即便知道的也以为做手术要花很多的钱,所以一直拖着,不敢到医院去就诊。更有老人从来都没做过视力检查,测试视力很是费劲。义诊中,来自社区的社工和义工帮了很大的忙,很多高龄的老归侨都不会说普通话,有的老人耳朵也不好使,在视力测试检查中,社工和义工充当翻译,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帮助他们明白医护人员的检查和诊断。
老人们的眼疾在家门口就得到了诊疗,许多陪同老人前来的侨眷家属对侨务部门的工作很是感激,特别是白内障患者家属表示,趁这次机会要把老人的眼疾治好。他们告诉记者,现在生活在光明的侨眷侨属生活好多了——政府为老归侨一次性补交了养老保险,现在每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的退休金,加上其他各种补助,每月退休金3300多元!同时,社会各界也常常向他们送温暖,比如正在进行的眼疾义诊。“挺不错的!”黄朝明老人乐呵呵地说。
关爱归侨大爱无疆
晓明眼库基金于去年成立,主要从事眼角膜的捐赠、移植以及白内障复明手术等慈善活动,为家庭有困难需要帮助的眼角膜捐赠者及受捐人移植角膜手术提供帮助。活动现场,市眼科医院专家、市侨联副主席黄丽娜,市眼科医院专家、晓明眼库基金会会长姚晓明等亲自为前来就诊的归侨侨眷进行眼部检查。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办主任钟荫腾在义诊现场表示,由于光明地区归侨及侨眷相对集中,所以此次活动选在光明进行,向光明辖区的归难侨伸出援助之手,提供眼睛保健治疗等方面的帮助和服务,这是深圳市“侨爱工程•百侨助百家”活动启动以来面向深圳归难侨开展的特色侨界扶贫工作之一。钟荫腾介绍,今年年底前,市侨办还将发动侨界热心人士,对深圳100家散居贫困归侨侨眷进行重点帮扶。
记者了解到,光明办事处共有归侨侨眷2526户8165人,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关心他们。通过实施侨心工程、安居工程、同富裕工程、三业(学业、就业、创业)工程等重大惠民政策,归侨侨眷整体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光明新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罗晓波表示,此次活动体现了市侨办对新区8000多名归侨及侨眷的关怀和爱护,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新区归侨及侨眷的关心。新区以及办事处侨务部门要积极配合,更要以此为动力,更好地为归侨及侨眷做好事、做实事,为构建幸福和谐光明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