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匠人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同心鹏城推出“最美手艺人”系列宣传报道,让我们深入“手艺人”的日常,探寻工匠魅力,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深圳高质量发展广泛凝心聚力。
李荣
用创意
设计有灵魂的空间
李荣,教授级正高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全国杰出中青年室内建筑师、广东省技术能手、深圳市百优工匠、深圳市杰出室内设计师。主创设计项目曾获华鼎奖、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赛金奖、中国建筑装饰金鹰奖金奖等荣誉。
“建筑装饰设计及表现这门手艺,将人们对建筑的抽象设想转化为具象化的视觉语言。建筑的形态、尺度、色彩、材料会带给人不同感受,要干好这门手艺,不仅要有好的设计表达能力、绘画等专业技术,还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经验。”李荣表示。
从业三十余年,李荣作为主创设计师参与了深圳市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深圳银湖国际会议中心、云南省艺术中心、哈尔滨大剧院等项目的设计。
在李荣看来,深圳是座年轻的“创意设计之都”,以崭新的创意设计为主导的建筑不断地彰显城市的艺术审美、文化品位和科技理念。
作为从事建筑装饰设计及表现的“新工匠”,他将带领团队持续探索建筑空间设计之道,结合建筑、空间设计的现代手法,把自然、人文、艺术灌注到建筑之中,打造有灵魂的空间,成为城市文明的生动表达。
肖新兴
革新涂装工艺
为汽车穿上环保新外衣
肖新兴,维修工程师,高级技师,全国中职院校技能大赛(涂装)裁判员。荣获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深圳市技术能手等荣誉。
“汽车车身涂装在大家的印象中是又脏又累,但是通过工艺的革新,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肖新兴从事汽车喷漆行业30余年,带领团队研究开创的自流平免打磨工艺目前在维修行业普遍应用,经济效益显著,被全国中职院校喷漆比赛项目采用,同时也纳入了广汽本田厂家商务考核项目。
为了改善4S店普遍存在钣喷维修场地工位不足、生产耗材费用高的难题,肖新兴不断摸索寻找有利于提高喷漆工位周转率、降低成本、更加符合现代环保新规要求的新工艺。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在2016年研发出自流平免打磨工艺。
通过这项新工艺,平均单个喷漆件缩短了105分钟,工位周转率提升了60%,底处理耗材成本降低了80%,同时减少了80%的固体废料产生,实现了环保高效。
“对我来说,每当工作中出现瓶颈,克服重重困难解决问题的时候最有成就感。如果面对的是共性问题,能够找到一套标准化、流程化的解决方案,就更有成就感。”在肖新兴看来,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精益求精。
温浩骏
塑造美
浓妆淡抹总相宜
温浩骏,国际化妆技术评委,曾任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化妆及发型师,现致力于美业教学及考评认证。
“在生活领域,化妆技术不仅是让人变美,还帮助人们收获自信。在专业领域,化妆技术是影视等艺术形象创造的一部分。跟所有的技艺一样,化妆技术也需要不断学习精进,不断探索创新。”温浩骏表示。
香港青年温浩骏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电视与电影化妆发型专业,2014年回到香港在电视台任化妆师,与许多明星艺人及公众人物合作,共同塑造多样角色。
2019年起,温浩骏开始从事化妆培训,并于今年6月来深圳创办国际美业考评中心。该中心根据国际标准培养化妆技术人才,对接包括英国ITEC国际专业美业在内的十余个国际机构,开展专业技能评定,考生在该机构考取的技术资质受到40余个国家认可,能够衔接英国本科课程。
“在很多人的认识中,化妆技术并不是一门学科。但是在我看来,只有经过系统学习、专业认证,个人才能成长起来,一个行业才能够规范起来。”温浩骏表示,希望帮助更多化妆师,通过与国际接轨的职业培养和认证,迈上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舞台。
朱小华
绣出客家生活的
美好向往
朱小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会员,赣州市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曾获“赣州工匠”等荣誉。她创办的兴国县赣南客家刺绣传习所,被评为赣州市市级非遗传承基地。
“客家刺绣是我们代代传承的手工艺,不仅承载着我们的历史和情感,也是我们改善生活的技艺。”朱小华表示,她自幼跟着家中长辈学习客家刺绣,客家刺绣融于客家人日常的点点滴滴,也寄托了客家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16岁那年,朱小华外出打工,在福建泉州大型企业进一步学习了刺绣技法,也让她意识到,刺绣艺术有着广阔的市场。
2000年,朱小华带着创业的梦想回到赣州老家,带动故乡的客家妹一起,用双手绣出花样,绣出更加富足的生活。多年来,培养了2000多名学徒和绣娘,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灵活就业机会,也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了客家传统技艺。
“对于现代农村妇女来说,客家刺绣仍然有着美好的寓意和独特的魅力,它意味着可以一边照顾家庭、一边勤劳致富,可以展示自己的智慧、看到劳动的价值。”
朱小华欣喜地看到,近年来,通过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倡导,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传统工艺之美,客家刺绣也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刘茂琰
潮州工夫茶是潮州的
也是中国的、世界的
刘茂琰,国家高级茶艺师、国家高级评茶师。每年培训潮州工夫茶学员500余人,目前已累计培养潮州工夫茶学员3000余人。
潮汕人爱茶四海皆知,这里诞生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活化石”——潮州工夫茶。2008年,潮州工夫茶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上千年历史的潮州工夫茶,众多门道都深藏其中,潜心研究学习8年的刘茂琰,也已成为行家。
刘茂琰介绍,潮州工夫茶的冲泡用茶以乌龙茶类为主,其中尤以潮州单丛最受青睐。备器、生火、温壶、纳茶、点茶、请茶、闻香……潮州工夫茶“二十一式”标准可见对茶艺技术的考验。
在刘茂琰看来,潮州工夫茶不单是要品尝茶的味道,更要欣赏泡茶过程中的文化内涵。潮州工夫茶的文化内涵是“和、敬、精、乐”。和,三杯成品,方能达到“和”的意境;敬,互相“请茶”,热情谦让,为喝茶之道;精,多一分太浓,少一分太淡,处处诠释潮汕人儒雅精致的生活方式;乐,随时嗜茶、以茶聚为乐。
“潮州工夫茶是潮州的,更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刘茂琰说,近年来,随着潮州工夫茶艺宣传推广工作全面铺开,潮州工夫茶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作为茶艺人,要将这一传统技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