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至24日,深圳市第5期无党派代表人士专题研讨班在深圳社会主义学院举办,49名学员参加培训。
研讨班兼顾热点、重点,结合领域特点,既有政治理论学习,又有总体国家安全观、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品牌课程和现场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学员欢迎。
学思结合 筑牢根基 立足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把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一堂“必修课”。 邀请广东省政协常委、深圳市知联会会长谭刚授课,帮助各位学员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从弘扬优良传统、发挥整体优势、把握时代旋律、不断深化学习、投身火热实践等方面,鼓励大家强化身份认同,为深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学员魏峰深有感触地说,这是一次渴望已久的“补课”,通过学习,更加理解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定位、性格底色、责任担当,将以陈嘉庚、袁隆平等优秀无党派代表人士为榜样,把家国情怀融入到火热的事业奋斗和坚实的社会服务中。 无党派人士建言献策,是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市知联会副会长、深圳国际仲裁院院长助理陈巧梅受邀参加研讨班,与学员们分享无党派人士建言献策“怎么看”“怎么干”,提出“会想”“会学”“会问”“会听”“会看”“会要材料”的方法论,帮助大家提升对建言献策的认识,为高质量建言献策提供“金点子”。 “这是一次解疑答惑、放大格局的培训。”学员魏杰表示,作为一位规划工作者,将着眼“国之大者”“民之所盼”,为推进深圳“双区”建设、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径作出更大贡献。 培训期间,学员们还聆听了深圳中华文化学院首期“润心学堂”讲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中传华夏智库首席专家王京生从文化自信与文化流动理论、文化自觉与深圳“文化立市”战略、文化自强与深圳文化建设目标三个层面,与大家深入探讨如何以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学员们纷纷表示,作为无党派人士,要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优势讲好中国故事、深圳故事。研讨班还安排到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学员陈家炜说到,历史上为保护国家文脉、传递红色火种而历经艰险、排除万难的故事,激励着无党派人士勇往直前、无惧考验,当好红色基因和先进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人。 互学互鉴 赋能成长 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均是来自高校、医疗机构、企业等单位的骨干,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45岁以下的中青年学员超过65%;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3人,整体素质较高、富有活力、代表性强。 为进一步激发无党派人士的能动性,本次研讨班首次探索启用“学员+授课老师”模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现场,学员张蕾蕾娓娓道来,她身兼双重身份,既是49名参训学员之一,同时以研讨班授课老师身份为学员们解读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学员+授课老师”的新颖形式,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分享热情和学习动力。在“学员讲堂”中,4位学员走上讲台发挥专业领域特长作专题分享,学员徐福山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分析了青少年厌学拒学停学的原因及干预治疗方式;学员易怀炯以电影《第二十条》为切入点,用真实生动的案例剖析刑法适用上“天理、国法、人情”的冲突与平衡;学员洪飞湍围绕深圳扩大国际“鹏友圈”、开展国际友好交往情况作了分享;学员刘沐芸以科学的视角,向大家“揭秘”生物科技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展望。 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不仅提供了一次集中学习的机会,收获了新知识、掌握了新能力,同时也搭建了一个互学互鉴的平台,在各领域同学身上看到了无党派人士的“闪光点”,在思想碰撞中鼓舞大家共同成长进步。 学员赵慧丽说,聆听了同学们的授课和分享,对国情市情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深刻体会到作为无党派人士,不仅要在本职岗位发光发热,还要在更高站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学员朱小宁表示,要着力提升合作共事能力,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努力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相关链接 无党派人士:没有参加任何政党、有参政议政愿望和能力、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 ——摘自《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市委统战部近年来加大对无党派人士的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从2022年起开设单独面向无党派人士的培训班,逾250名无党派人士通过集中学习,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以培训为新起点在新征程上建功立业,为深圳高质量发展广泛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