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咚咚、旗帜飘扬,每年的香港回归“生日月”,欢乐的节日氛围都会跨越地理界限,将一河两岸的深圳、香港紧紧相连。无论是城市中心的喧闹街头,还是山海一隅的海滨小道,一抹抹交相辉映的“中国红”映照着深港人员往来的路途,生活中双向奔赴、心灵上交汇共鸣,不同的故事诉说着同一个主题——庆祝与团聚。
永不褪色的赤子情
7月1日当天,香港深圳龙华同乡会会员早早就等候在电视机旁,一同观看“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新闻直播。
香港深圳龙华同乡会分设香港会场和龙华会场,让身处不同地域的乡亲能够同步参与和见证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的重要活动,感受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自豪与喜悦。随后的交流环节,乡亲们争相分享个人感受,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深入探讨和积极展望。
香港观湖同乡会则积极响应龙华区“心手相连 守望相助”和香港深圳社团总会“社区关爱行动计划”,开展“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区区有爱大行动”,在葵青、深水埗、荃湾等区落户探访本会基层家庭及独居长者,为他们送上节日福袋,传递温暖与关爱,共享回归喜悦。
港风港味氛围拉满
炎炎夏日,鹏城各地掀起了阵阵港风热潮。今年罗湖深港文化月以港式电影、音乐为主题,围绕电影、音乐、体育、艺术、美食、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超50场活动,为深港市民带来长达一个月的文化盛会,唤起深港市民共同的文化记忆。为进一步拓展深港“双向奔赴”的新领域、新渠道,深圳东门商会与香港油麻地庙街贩商商会结对共建签约,推动两条标志性商业老街在文体旅商等方面的双向合作与联动发展。
光明区的“‘港’到‘明’”青年荔枝妙会,将传统庆典与现代互动体验结合,将自然风光与文旅烟火结合。串联玉律古村、玉律商业街、弘源寺、小隐文化基地等打造“明·珠”玉塘街市,文创集章精彩不停;音乐、美食、宠物多元融合的深港同心市集,传播文化烟火气;发布《“‘港’到‘明’”·超抵玩》路线,邀请港人多条路径畅游光明;打造全市首个“郊野径”主题港澳青年交流基地,提供活力交友平台。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市民朋友、深港青年尽情感受荔枝妙会“抵食、抵玩、抵买、抵停留”的精彩。
跨城citywalk说走就走
近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简称“深中通道”)建成开通,盐田区委统战部紧跟热点开展“桥接湾区未来 共筑青年梦想”主题活动,邀请30名深港青年一同“打卡”深中通道,亲身体验这个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感受粤港澳大湾区跨城通行的便利。
“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的缩影,充分展示区域一体化的建设成果。”香港盐田青年总会会长曾梓浩深受触动。大家还前往孙中山故居,感受先辈家国情怀。
在福田区深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高等教育评议会、香港青年会联合举办的“双城同根,红树林行”实践文化交流活动中,50名香港大学生走进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近距离观赏红树景观和珍稀候鸟,深入学习红树林的历史沿革、生态特征以及生态效益等知识,了解深圳自然生态保护情况。
“点解翻深圳发展?”香港大学生与三位创业者面对面交流,直观感受深圳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通过参观自然保护区和双创基地,增进了对不同地区文化的了解和认可。”大家纷纷表示,在交流互动中与深圳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量身定制回归“贴心服务”
在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之际,深圳福田送出“礼包”——福田区街道级港商服务站华富街道港商服务站正式揭牌,港商服务平台添“新成员”。该“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15家共建单位打造资源生态圈,为港人、港商提供湾区驿站、商业驿站、政务驿站、金融驿站、财税驿站等12项服务。港商服务站还根据港人港企实际需求,制定了港客上城游玩路线与港商商务考察路线,不仅涵盖最具特色的景点和商业区,更结合港人的兴趣爱好与商务需求。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促进深港交流·大咖说”、“港企专场招聘会”,通过线下展位、现场面试、线上直播等形式服务港商企业,现场提供了涉港商港企高质量就业岗位335个。
国乐当潮深港合鸣
从管乐的精髓到丝竹的韵味,从古典的纯粹到经典的卓越,在龙岗区文化中心大剧院,“国乐心潮涌 深港韵同行”大型民乐交流音乐会掀起了一场炫目的国乐风潮。
此次演出汇聚了来自北京、深圳、香港的6支民乐团队,包括香港警务处中国文化学会中乐团、香港民族艺术团、深圳龙岗区青少年民族乐团、香港高雷中学中乐团以及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金帆民乐团,参演人数达200人,是近年来龙岗区最大规模的深港专场民乐交流音乐会。
音乐跨越时空的桥梁,串联起深港的情感共鸣。“在这里演出,对乐团而言,是一次极具意义的体验。”香港警务处中国文化学会中乐团刘团长说,这不仅是对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的庆祝,更是深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体现。
深港的民间交流如同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它不仅滋养着深港人民的心灵,更是深港共同发展和繁荣的源泉。这份跨越地域界限的深厚情谊,也将为深港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