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婉丽柔美的茶艺到色彩缤纷的衣裳、璀璨秀美的剪纸技艺,再到无人机、智能驾驶…… 12月14日,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中华职业教育社、福田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深圳工匠活动周”之“最美手艺人”技能技艺展示交流活动在深圳市中心书城北广场中轴乐园举行,“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融让广大市民沉浸式体验技能文化、零距离感受匠人魅力。
各怀绝技,十八般武艺轮番展示 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是技能人才队伍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坚守匠心与专注、创造与传承,用时光雕刻艺术、用专注演绎经典,赋予每一件作品独特的生命力。活动设立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三项工程、最美手艺人五大主题展示专区,22项技艺惊艳亮相,大师们各怀绝技,十八般武艺轮番展示,令人叹为观止。 吴小钦自小在茶山中长大,在茶艺领域深耕多年。她说,备具、冲泡、奉茶,每一步都要精心练习。乌龙茶茶艺中的翻杯动作,需要经过上万次训练,才能宛如行云流水。而且,这些动作不仅需要追求美感,还具有功能性。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在深圳市科迪技工学校展示的玉雕作品展上,近百件玉雕精品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光彩夺目。教授珠宝专业的王雪莲教师为这门古老而神奇的工艺倾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以极大的耐心和专注不断沉淀自己,创造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赋予了玉石生命和灵魂。在她看来,一件好的作品,不只是作品精美的外表,还有它内在的文化底蕴,这些都需要匠人这份精益求精、不懈努力的奋斗精神、“匠人精神”。 如何让深藏于乡野阡陌的手艺文化走进更多普通人的视野?本次活动设置“乡村振兴”主题展台,邀请来自深圳市乡村振兴技能工作站设点地区江西赣州兴国县、广西南宁隆安县、广东潮州湘桥区等地的技能高手,向市民展示其家乡地方特色。 “嗦粉制作技艺是赣南客家人智慧的结晶,是客家饮食的典型代表。这碗粉体现了客家人‘勤俭节约、变废为宝’的价值观念,我们后辈人应当传承好。”一盆清水、一块豆腐、一把锐利的小尖刀,广东潮汕人沈宜标刻出“筑梦工匠福地,技能创造未来”的图案。 沈宜标从小就对烹饪很感兴趣,初中毕业后就读中专烹饪专业,一步步成为擅长广府菜、潮汕菜、分子料理和食品雕刻的大厨。2020年,他利用休假的时间学习水中豆腐雕刻,每天花40多元钱买30多斤豆腐,持续练习两三个月,不仅首创水中豆腐的6种雕法,还深入攻破了鲤鱼、鲤鱼跃浪等更加复杂形体的雕刻。“当时也没有老师教,都是根据视频自学自练”。沈宜标说,“很多人认为,学历不高的人不得已才会进厨房。而在我看来并非如此,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