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帮扶“圳”兴乡村 深圳统一战线担当作为

来源:市委统战部办公室发布时间:2025-07-01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头号工程,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节点。深圳统一战线不断凝聚发展共识,在区域协作、产业合作、资源支持、慈善帮扶等领域同步发力,在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中勇当尖兵。

01

凝心聚力倾情帮扶

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在漳溪畲族乡,鲈鱼养殖、玫瑰种植、多年生水稻产业等产业不断结出硕果。

图片

  2021年以来,由深圳市委统战部牵头,深圳市委台办、深圳出版集团联合组建工作队,进驻漳溪畲族乡开展“组团式”对口帮扶工作,推动人才、技术、项目、资金持续汇聚,打造“圳兴乡村”等品牌,切实推动漳溪畲族乡振兴发展。

  深度融合农文旅,铺就乡村振兴路。

  罗湖区组织香港东晓同乡会45名会员赴潮州潮安区登塘镇,向11户困难家庭捐款精准纾困,同步开展“探秘潮汕古韵传承红色记忆”实践活动,增进香港同胞文化认同;发动罗湖海外联谊会、香港东门同乡会为河源东源县中联村“村BA”捐赠体育用品与球服,以体育赛事为美丽乡村注入活力。

  南山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通过慰问南山援疆人才、实地考察援疆项目等,推动深喀两地达成6项经济文化合作项目。今年3月,18名深塔中学师生代表回访南山,架起深喀青少年交往交流“连心桥”。

  6月19日,宝安区组织侨港澳人士通过沉浸式体验荔枝文化、直播销售、深加工产业链等创新模式,凝心聚力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图片

  深度走访亲身体验,“沉浸式”感受乡村振兴。

  龙岗区组织全区民族宗教界代表赴海丰县、龙门县等开展帮扶交流活动,走访困难家庭,捐赠教学物资,探讨农文旅创新结合新思路。

  龙华区积极动员居港乡亲社团开展青年实践、研学系列活动,组织200余名香港青年走进英德红旗茶厂看“小茶叶”带动“大产业”,踏入龙湖古寨看古村落焕发新活力,登上西樵山看一座山带动一座城,通过实地考察感受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力。

  大鹏新区积极引导港澳社团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展10余场“国情深睇验”研学活动,联合香港贸易发展局、澳门深圳经济文化促进会等多个港澳机构聚焦文旅、大健康等领域,深度挖掘生态与人文资源。

  深圳中华职教社积极对接深业幸福健康集团,助力解决甘肃等西部地区职校毕业生就业岗位65个。


02

搭建平台输送资源

助力民生事业发展

  2024年11月,“深同心·圳同行”深圳市各民主党派“同心服务乡村行”——漳溪畲族乡三年帮扶计划正式启动。深圳市各民主党派积极引人才、搭平台、聚智慧,在漳溪畲族乡开展健康帮扶、教育帮扶、产业帮扶、基础设施援建。

  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各民主党派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

  民盟市委会协调4名小学骨干教师赴清远清新区开展教育帮扶。

  民进市委会向龙岗区儿童福利发展促进会等捐赠图书3000余册,设立2所“广东民进爱心书屋”,向广宁、肇庆等地捐赠价值12万元现金及课程教育物资。

  致公党市委会在汕尾市捷胜中学、捷胜中心小学举办“致公小讲堂”系列讲座,为汕尾、河源、梅州等地的14家“致公·爱阅”图书馆更新图书2912册

  在健康帮扶方面,农工党市委会开展义诊8次,惠及群众1100余人次;开展健康科普以及慰问等活动合计7次,慰问医务人员3000余人次。九三学社市委会组织11名社内专家学者赴河源市龙川县人民医院开展义诊活动,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充分发挥资源密集优势,集智聚力赋能乡村振兴。

  民革市委会支持党员打造“宝安区乡村振兴消费帮扶中心”。

  民建市委会捐赠20万元帮助河源漳溪畲族乡建设水利灌溉工程,保障约300亩农田得到充足灌溉,助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

  民进市委会持续联合深职大与惠东县共同开发“海丝主题”文创产品,助力农户增收。

图片

  台盟市委会组织近50名盟员及台胞台商赴河源漳溪畲族乡开展“同心行”台胞国情研学营活动,助力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统一战线持续爱心接力,擦亮和美乡村幸福底色。

  发挥深圳光彩会公益平台作用,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全省“百千万工程”和“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行动,向漳溪畲族乡困境儿童营养餐、青少年活动中心、鲈鱼产业养殖、植树等项目捐款,改善当地民生环境。

  深圳弘法寺向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捐赠200万元,助力连南瑶族自治县涡水镇灵芝产业展示中心等项目建设。

图片

  光明区工商联(总商会)发动会员企业积极捐赠物资,其中,科曼医疗向广西百色田林县卫生健康局捐赠体外除颤监护仪等医疗设备,价值65万元。


03

优质项目落地生花

产业帮扶卓有成效




  今年以来,深圳市、区工商联组织14批次、200多家企业、商协会代表到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商贸考察,推动产业项目落地。


  其中,福田区工商联推动铭胜控股集团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上帅镇投建“玉米+丝苗米”科学种植项目,以“公司+农户”的合作发展模式,盘活闲置土地资源326亩。


  金昌辉科技有限公司新材料项目在龙门落地,总投资11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40余家企业入驻龙门县。


  华大万物科技有限公司扩大东源县“多年生水稻种植示范基地”,2025年新增2000亩水稻种植。市中龙食品有限公司“以购代捐”,2025年第一季度投入资金5090万元,在汕头等地采购生猪6348吨。

  源兴果品采取“企业+基地+商超”模式,建立消费帮扶的联农带农机制。本来生活网开设乡村振兴主题微店,以“社交电商+消费帮扶”模式拓宽乡村振兴产品销售渠道。

图片

  坪山区工商联(总商会)组织涵盖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产业链上企业23家,与江西于都县、汕头龙湖区两地共34家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共聚一堂,联合发布《2025年度企业供需清单》,达成23项合作意向,意向投资金额达3.1亿元。

  盐田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浩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爱心帮扶基地,帮助广西当地7名少数民族农户创业增收;联动内蒙古特色美食,部分收益注入“盐田区海石榴公益基金”,形成“商业造血—公益反哺”的可持续闭环。

  由民革党员创办的广东优稀农业有限公司立足深汕特别合作区,打造农产品品牌“深情汕礼”品牌,协助深汕特别合作区运营区域公共品牌“深汕友农”,助力本地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同时组建助农服务团队,为农户提供农技咨询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获得省农业农村厅农技推广轻骑兵服务团称号。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也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以新视野、新思路、新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携手清远市人民政府,推进清远鸡、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清远丝苗米、连州菜心“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建设,截至2024年,五大百亿产业综合产值400.67亿元,同比增长32.67%。带动超20万农户、60万农业相关从业人员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