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华,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朗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深耕行业20年来,他坚持党建引领、坚守工业服务初心,聚焦制造业降本增效,构建全产业链服务生态。既带领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创新发展,又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热心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荣膺中国物流影响力人物、粤港澳大湾区战新产业拓荒人物等多项殊荣,以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近日,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名单公布,张春华顺利入选,成为深圳市两名获此殊荣的成员之一。
在朗华集团,一组组实时更新的数据勾勒出全球化服务网络的轮廓——从深圳发往亚欧的货柜动态、散布于138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节点状态、“朗华号”中欧班列的运行轨迹,这些信息背后,是朗华集团创始人张春华二十年来深耕产业服务的执着。 从2006年怀揣“为中国制造赋能”的初心创业到如今带领企业成为全球卓越的制造服务商,他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书写着一段民营企业家与中国制造共成长的故事。 01 一次海外考察 点燃服务制造业的初心 2006年的深圳,正沐浴在加入WTO后的春风中。彼时,国家“十一五”规划刚刚开局,“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导向,让生产性服务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这一年,张春华刚刚结束对德国、美国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考察,归来时行囊里装着的除了行业资料,还有一份沉甸甸的思考。 “国外的制造企业背后,都有成熟的供应链服务体系支撑,而我们的企业出海,却常常卡在成本和效率上。”考察中发现的痛点,像一颗种子落在了他心里。他敏锐地意识到,中国制造不缺潜力,缺的是能与之匹配的本土服务生态。 恰逢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创新,政策东风与产业需求的碰撞,让张春华下定决心:“要做中国制造的‘隐形翅膀’。” 2006年,朗华集团在深圳注册成立。“我们离企业越近,离价值就越近。”从最初的供应链管理起步,张春华带领团队创新建立外贸综合服务模式,全力打造出整合制造全链条服务的全国首家生产性服务平台。 正是这份扎根实业的坚持,让朗华逐步成长为累计服务超3万家制造企业的综合平台。 02 持续创新突破 搭建制造业出海的“高速路” 在朗华的发展历程中,一系列创新实践至今仍被行业津津乐道。它们的背后,是“如何让中国制造走得更稳、更远”的持续探索。 2017年,深圳盐田港,中欧班列(深圳至明斯克)“朗华号”缓缓驶出。这是深圳首趟中欧班列,也是全国首个由民营企业家主导投资、市场化运营的班列项目。 “以前企业把货物运到欧洲,海运要40天,空运成本太高。” 张春华看准了陆路通道的潜力,果断启动项目。他曾坦言:“中国制造要真正走向全球,必须有自己掌控的物流通道,这不仅是效率问题,更是产业安全的需要。” 如今,“朗华号”已累计开行了超200列,运载货值逾百亿元,成为广东参与“一带一路”的标杆——这条由民营企业开拓的物流新通道,让中国制造的出海之路多了一种高效选择。 如果说中欧班列解决了“货怎么运”,那工业互联网银行的创立则回答了“钱怎么转”的难题。 “很多制造企业出海,卡在了海外融资这一步。” 张春华发现,中小企业在跨境贸易中常面临开户难、贷款贵的困境。他推动成立全球首家工业互联网银行,依托覆盖138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构建起跨境供应链金融闭环。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带,朗华建成了2个百万平方米级的标杆性生产性服务园区。园区内,全球最大的电子料件工业央仓和工业耗材集散中心像两个“超级枢纽”,为企业提供从设计、检测到仓储、物流的全链条服务。 “把服务集中起来,企业就能轻装上阵。”张春华的这个想法,如今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加速崛起的重要支撑。 03 一份责任清单 诠释民营企业家的时代担当 朗华存着这样一份特殊的“责任清单”:政协提案的电子版存档、乡村振兴项目的进度台账、慈善捐款的明细流水......这些数据背后,是张春华作为民营企业家的另一份实践。 “世界经济循环格局深度调整,新质生产力成为重塑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关键着力点。”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深圳市工商联主席,他的提案总是紧扣产业痛点。“去年提交的关于‘提升产业链韧性’的建议,被纳入相关政策文件。”这种从实践中来、到政策中去的建言,让企业的声音真正服务于产业发展。 面对新冠疫情和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双重挑战,张春华带领朗华主动作为、直面考验。他坚守稳外贸阵地,凭借扎实的供应链服务优势,不断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 “稳定器”。 那段时间,他常对团队说:“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守住制造业的服务生命线。” 而在新疆喀什的田间地头、广东河源的产业园里,他推动的产业帮扶项目正悄然改变着当地的业态。 在喀什引入的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让当地农户有了稳定收入。河源的电子配件产业园,已创造上千个就业岗位。这种“造血式”帮扶,成为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从创立朗华慈善基金会,到累计捐助上亿元支持公益事业,张春华的善举从未间断。“企业赚的每一分钱,都离不开社会的土壤。” 这句他常挂在嘴边的话,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企业家的价值终究要写在回馈社会的答卷上。 二十年风风雨雨,张春华和他的朗华集团,始终与中国制造的脉搏同频。从发现痛点到解决问题,从创新服务到担当责任,他用一个个扎实的实践证明:民营企业家的成长之路,从来与国家发展的大局紧密相连。张春华说,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故事,还有更多篇章等待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