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硬货”!这场培训让深圳企业家参透现代企业发展密钥

来源:市工商联发布时间:2025-11-21

“这次培训让我们找准了政策方向,更学到了能落地的真招!”11月11日至14日,深圳市工商联精准锚定民营经济发展需求,举办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培训班。40余名企业家先后走进深汕特别合作区、潮州等地,参访标杆企业,深入乡村振兴示范村,在“政策解读+理论授课+标杆参访”多元学习中,企业家们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深学全会精神:锚定政策航向,明晰民营经济发展坐标

本次培训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核心内容,特邀中共深圳市委党校高山教授专题授课,解读习近平经济思想与全会精神,助力企业家在国家战略全局中找准自身发展定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企业发展指明了宏观方向,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深圳环世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治的发言,道出了全体学员的心声。

作为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陈治更感责任在肩。他深刻理解到,当前民营经济已迈入“质量优先”新阶段,企业竞争正从“有没有”的规模比拼,转向“好不好”的品质较量,消费品、高端制造、专业服务等领域将迎来显著的质量红利。

深圳市前海铂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荣也对此感触尤深。

他表示,“无需盲目追逐全新赛道,在新兴产业链中找准协作定位,就能实现与产业的同频发展。”

企业家纷纷表示,将把全会精神融入企业战略,在政策指引下稳健前行。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杨叶律师开展的合规经营专题辅导,为企业系统筑牢风险防线,帮助企业家守住经营底线。

聚焦实践赋能:标杆企业引领,探索现代企业发展路径

为让理论落地生根,本次培训通过专题教学、跨区域企业参访、跨界交流研讨等形式,为企业家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其中,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系教授丘磐主讲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创新管理”课程,以系统理论框架和鲜活案例,实现了企业家管理认知的深度刷新。

深圳市德诚金财务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燕飞直言,“这堂课打破了我的单一业务思维,让我明白生态化、跨界融合才是财税行业的出路。”

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比亚迪深汕工业园的智能化管理让企业家们驻足细究。RFID防错装系统精准把控生产细节,MES追溯系统实现全流程数据闭环,凸显“品质为基”的理念。

“这种标准化、智能化的管理逻辑,完全可以借鉴到我们企业的流程优化中。”现场不少企业家发出这样的感慨,为自身企业管理升级找到参照。

万泽精密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领域的精耕细作;好兄弟声学技术积淀厚积薄发,新产品层出不穷;广东优稀农业有限公司创新农业模式破解“靠天吃饭”,都让企业家们体会到“创新与品质”的核心价值。

“这种十年磨一剑的创新坚守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是所有企业的竞争力底色。”

在潮州,广东泽洲工艺品有限公司、广东四通集团等优质企业,为企业家们呈现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多元路径。

其中,广东四通集团覆盖全营运环节的内控机制、原料循环利用技术及海外市场拓展策略,给深圳特朗达低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梁景春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将参照其模式,通过技术改造控制成本,借助拓展产业链与海外市场拓宽盈利空间。”企业家们表示培训帮助自己明确了企业的优化方向。

凝聚发展共识:学用转化落地,共绘民营经济新蓝图

“风采互鉴,团队共融”交流环节中,企业家们的跨界分享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催生合作契机。在乡村振兴实践学习中,企业家们走进深汕特别合作区红罗畲族村与潮州湘桥区上洲村。红罗畲族村通过文化保护、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成为深圳少数民族聚居村的示范案例;上洲村则以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富民兴村。

企业家们现场开展捐赠帮扶活动,更深入探寻产业帮扶、文旅融合等企村共赢路径。目前,部分企业家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计划结合自身业务优势,深度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企地长效共赢。

赴潮州涵碧楼开展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凝聚了企业家的精神力量。站在革命历史遗迹前,企业家们纷纷表示,要把“爱国敬业”的精神刻在心里,企业发展始终要跟着国家战略走,在“卡脖子”技术、新兴产业等关键领域主动担当、积极突破,以实际行动践行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满载收获的企业家们,已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清晰的行动蓝图。有的计划聚焦新兴产业、配套服务赛道、优化企业投资布局。有的表示要牵头推动、服务标准与国际接轨。有的则加快细化数字化改造方案启动相关系统采购。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充电,更是一场凝聚信心、明晰方向的“加油站”,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