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之间,11月21日的鹏城之夜被十五运会闭幕式的激情点燃。当耀眼的灯光秀点亮夜空,当青春的欢呼声浪潮般涌起,深圳统一战线代表人士与全城共享这场激情与梦想交织的盛会。
他们在现场共同见证了开放、包容、活力的深圳,正与各界英才携手,共赴更加璀璨的星辰大海。
一张白纸破水出 见证湾区变迁史 十五运会闭幕式首次采用开放式海天舞台,通过全景式城市空间与高科技手段,展现深圳发展和大湾区融合新图景,为这场盛会画上圆满句号。 步出会场,大家依然沉浸在方才的震撼之中,这份由共同见证所激发的共鸣已然成为大家共同的交流话题。 “开场时那张‘白纸’破水而出的瞬间,这一刻既呼应深圳‘从零开始’的奋斗史,更象征湾区未来由我们执笔书写。” 最令澳门深圳青年协会理事郑珮珮感动的是三地演员同台演绎,用艺术诠释粤港澳同心同行。“这或许就是粤港澳大湾区最美的样子:既保留着各自的个性底色,又在互动中生长出新的文化样态。” 当《红日》的旋律响起,香港宝安青年总会执行会长辜雨晴与四周的港澳代表一同放声高唱,熟悉的音符让大家倍感亲切。“还有舞狮、粤语童谣、维多利亚、星光大道,无一不体现出港澳文化特色。” “最让我赞叹的是在《遥远的歌谣》节目中,舞台上方15块冰屏呈现出的萤火虫与星辰交相辉映后化作了红树林的黑脸琵鹭,极具科技范儿和设计感。” 市新联会执行会长、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封昌红表示,整台晚会最大的特色就是将深圳的科技力量嵌入其中。火炬熄灭的创意设计也让她眼前一亮——大提琴艺术家们在15根柱子上演奏,随着柱子缓缓落下,全场的灯光与主火炬塔的火苗也渐渐减弱,烘托出极具感染力的意境。 一方海天呈舞台 敞开中国自信胸怀 “作为这座城市的见证者和建设者,观看闭幕式后,我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动感深圳澎湃活力感到骄傲。” 深圳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李贤义表示,晚会让传统非遗与现代艺术、岭南人文与现代科技、粤港澳大湾区之美与舞台演艺巧妙融合,这背后是粤港澳三地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协作协同,也是文化一脉相承、相互呼应的具体表现,凸显了三地同心的融合氛围。 “最感动的瞬间是国旗冉冉升起那一刻的神圣与庄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学勤讲座教授李晨钟谈到,现场舞台水陆空间的反转设计,也带来了极具震撼的科技美感。 “看到节目《闯海逐浪》,让我回想起曾经是边陲小镇的深圳,自己当年也是深圳的建设者之一,放学后拿起铁锹挖水库。” 南非中国深圳总商会会长陈云生感叹,现在深圳已经成长为拥有高科技和现代化的繁华都市,作为深圳人为这座城市的今天倍感骄傲和自豪。“当三地运动员携手入场,粤语童谣响起,正是‘同饮一江水 共映一月辉’的生动写照。”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杨德斌表示,十五运会超越竞技,成为粤港澳融合的催化剂,三地青年在同一赛场拼搏时,他们不再是“你我”,而是共写“湾区故事”的我们。 “闭幕式最打动我的是全场共同见证青春与城市活力交织的那一刻。灯光、科技和人与城的互动深深震撼人心。” 希腊中希工商总会会长黄旭东认为,深圳的科技感、青春气息与包容力,不只是城市风格,更代表着今日中国向世界展示的创新活力与文化自信。 在闭幕式暖场表演环节,市新联会理事、深圳福永杂技艺术团团长王召与艺术团团员联袂献上精彩表演,技惊四座。“作为一个街道杂技团能在这么高规格的国家级晚会上进行展示,非常自豪。” 在虚实结合的舞台背景下,科技、非遗、创新等多种元素的兼容并蓄,王召深切感受到深圳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近悦远来的开放包容。 深圳市新联会会员麦智恒表示,晚会不仅呈现了深圳独特的滨海都市风貌,更以硬核科技体现出“敢为人先、勇于突破”的城市精神。 一路携手向前行 奔赴下一程星辰大海 “这次办赛积累的相关经验,将极大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交流、文体合作和规则衔接。” 李贤义表示,“观赛+旅游+消费”的完整链条,将为三地文体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并通过“体育+科技”的形式促进大湾区产学研协同发展,为粤港澳文体与科技融合探索新路径。 在辜雨晴看来,十五运会就像桥梁,将三地制度文化差异融于共同目标,催生出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利益和情感纽带。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运营,这一过程正是探索跨区域协同治理的新模式,其经验对粤港澳大湾区其他领域合作具重要借鉴意义。 “深港澳志愿者热心帮观众指路,医疗团队共享急救方案,连场馆的无障碍设施都采用统一标准。” 郑珮珮说,这些实实在在的合作经验,已成为湾区发展的"加速器"。更重要的是,当大家共同为运动员呐喊时,"湾区人"的身份认同早已超越地理界限。 李晨钟希望,未来充分发挥侨胞“双向”的资源优势,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深圳,推动深圳在经济、科技,甚至人文、旅游、教育等领域走向世界舞台。 “侨界应将其优势与深圳的城市品牌相结合,以更灵活高效的方式‘连接中外’。” 陈云生表示,此举不仅能双向促进项目落地与企业出海,还能通过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现深圳充满活力的真实形象,从而吸引更多国际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 麦智恒发自内心地感慨道,深圳从边陲小镇崛起为国际大都市的奋斗历程,以及“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开放包容理念,共同构筑了城市独特的发展前景与人文魅力。这样一座兼具活力与胸怀的城市,自然会对全球人才,特别是新阶层人士,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一场成功的体育盛会能极大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磁吸效应’。” 封昌红相信通过此次盛会必将吸引更多全球顶尖人才纷至沓来,粤港澳大湾区的蓝图愿景也将通过盛会向全球传播并昭示可期的美好未来。 火炬虽已熄灭,但这座城市创新的火焰正愈燃愈烈。对于现场见证了这一城市盛会的深圳统一战线代表人士而言,涌动全场的激情与自豪,更在他们心中激荡起作为这座城市“同行人”与“共建者”的深切共鸣。他们将带着从盛会中汲取的智慧与力量,奔赴各自领域,为深圳书写新一段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