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深圳落下帷幕,赛场上运动健儿奋力拼搏的高光时刻令人难忘,而幕后“智”撑全场的深圳科技力量,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开闭幕式的视觉奇观到场馆运营的智慧高效,从跨区域通信的稳稳守护到专项赛事的硬核助力,深圳企业携多款高科技产品深度参与,以全链条创新为这场粤港澳联办的体育盛会注入独特动能,尽显中国科创前沿阵地的实力与担当。
01 开闭幕式:科技与艺术的全景交融 11月21日,本届全运会在深圳前海欢乐剧场的“城市全景闭幕式”中画上句号。这场演出以无垠海天为幕、璀璨城市为景,核心技术“液态画布”构建的可变舞台堪称点睛之笔,一场水陆空三维交织的视觉盛宴就此铺展。 视觉惊艳的同时,听觉体验也同步拉满。深圳易科量身定制的专业音频方案如同“听觉管家”,团队每日对全场进行逐点实测与精细调校,最终将声压差精准锁定在±2dB(分贝)内,稳稳兑现“无论坐哪,听感如一”的承诺。 科技身影不止于视听,闭幕式上的“科技舞者”同样吸睛,深圳本土企业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化身“科技舞者”,凭借5G-A低时延网络与高精度传感器,迈着灵活步伐完成舞蹈与互动,延续了赛事的科技基因。 而此前圣火传递中,深圳乐聚机器人的“夸父”早已一战成名,创下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无伴随火炬传递纪录。这个搭载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火炬手”,单臂稳稳负载1.6公斤火炬奔跑100米,步态稳健、动作流畅,成为全运科技最亮眼的符号。 “全程无陪跑,表现能打90分”,深圳乐聚机器人副总裁柯真东的评价背后,是研发团队与高校的协同攻坚,更离不开深圳扎实的通信基建“打底”。 开幕式上,优必选的Walker S2机器人同样惊艳四座。它们化身“千年乐师”,以±2毫米的极致敲击精度、10毫秒内的同步响应速度,精准敲响南越王墓出土的青铜句鑃仿制品,古老礼乐在工业级技术的加持下穿越时空,奏响科技与文明交融的动人乐章。 02 场馆与观赛: 全链条科技筑牢体验根基 粤港澳三地场馆星罗棋布,深圳企业正是串联起这一庞大体系的关键力量,用技术为盛会搭起“硬件骨架”,领先体育为深圳、香港、澳门等12个城市25个场馆配齐设施设备,从专业赛场到群众健身空间全面覆盖。华为则凭借5G、AI技术打造“智慧大脑”,以一根“标准线”、一张“数据台”、一套“安全眼”,既让赛事管理效率倍增,又为观众带来安全有序的观赛新体验。 在优势尽显的LED领域,深圳企业集群拧成一股绳发力。艾比森近1000㎡LED产品为深圳大运中心“加持”,助力场馆顺利拿下国际田联一级认证。 洲明科技不仅深度参与23座大型场馆的显示系统建设与维保,更在闭幕式上以AIGC特效、裸眼3D技术为“巅峰时刻”篇章打造舞美视效,让“光”成为叙事载体,彰显深圳活力。 太龙智显200余套灯杆屏扎根三大核心场馆周边,像一个个“智慧哨兵”,实时推送赛程、播报应急通知。 AI技术则为观赛注入艺术温度。深圳深元人工智能的L4级智能体系统“MasterAgent”在开幕式大显身手,自主生成174米长的AI数字画卷。画卷徐徐展开,岭南山水在科技渲染下栩栩如生,这一“一键生成多智能体集群”的创新,让AI集体智慧首次在大型艺术舞台绽放光彩,实现了科技与美学的完美相拥。 03 全域保障: 通信与专项领域的科技护航 粤港澳三地联办的新模式对跨区域保障提出更高要求,深圳科技企业交出了硬核答卷。 海能达作为核心保障单位,量身打造跨区域通信体系,以“一张网覆盖、一平台调度、一体化响应”的底气,确保赛事安保通信零失误,为开幕式、多场赛事及跨区域安保筑牢“通信长城”。 通关保障上,盛视科技上演了“速度与激情”,为临时口岸查验区提供了包括边检移动查验、海关卫生检疫、智能视频监控及人脸检录、运动员检录、人员及车辆定位等技术,保障了边检海关及赛事方对于口岸管控要求。 针对深港跨境马拉松等复杂场景,团队升级算法模型,引入运动姿态预测技术,结合5G与盛算大模型构建“感知—决策—响应”闭环,即便面对运动员动态遮挡、快速移动等难题,也实现了“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的无感通关。 专项赛事中,深圳技术同样“高光出圈”。格瑞普Tattu系列无人机电池以150C最大放电倍率,为10支无人机足球队提供强劲动力,助力选手斩获航模金银牌,配套的智能充电器更添一份安全保障。 富斯科技的遥控设备则成为模型赛事的“神经中枢”,让参赛赛车操控精准无误,尽显深圳在小型竞技设备领域的硬实力。 深圳企业的深度参与,展现了从芯片、材料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优势,将创新基因注入体育盛会的每一个环节,这场由深圳科技护航的全运会,不仅为体育赛事注入了全新动能,更让世界看到深圳科技创新的产业实力与赋能未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