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我和我的祖国】与共和国共成长 与新时代齐奋进——港澳代表人士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来源:中共深圳市委统战部发布时间:2019-10-14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展示我市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悦之情和爱国之情, 并以此增强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市委统战部近日面向全市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活动。我市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踊跃投稿,吐露心声,向新中国70华诞表示热烈祝贺。今天,我们来听听港澳代表人士怎么说。

港深同心家国情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深圳社团总会会长 邓清河

  70年岁月光华,今天,中华锦绣,祖国愈发繁荣富强,赋予包括港人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振奋人心的力量,香港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未来令人期盼和充满希望,亿万中华儿女接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团结复兴的梦想亦无限接近。 

  

1962年,我出生在原宝安县沙头角墟,记忆中依旧能清晰地勾画出当年那个恬静的小农村。每日5点天还未亮,我便已离家踏上求学之路,从沙头角乡间乘坐6点头班火车到尖沙咀求学。如今,串联港深的不再是路途颠簸的黄土路,而是条条大路通深圳。我见证了深圳如何由一个小县城发展成为大都会,这是时代的变迁,更凝聚了几代旅港乡亲的夙愿。
改革开放,是新中国70载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深圳成为国家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之后,许多爱国爱乡的香港工商企业家,争先恐后回到家乡投资兴业,我也将自己在港创业经营的宏安集团中国总部设在了深圳福田区。大量香港的独资、合作经营带动了深圳三大产业逐渐形成规模,产品市场、制造业、服务业的逐渐转移助力了深圳乃至内地经济的腾飞,香港与一衣带水的深圳一同开创前路,闯过荆棘,是港深同心同行的最好诠释。
故乡是家,国家是根,投身香港的同乡社团工作,是每一位香港深圳乡亲家国情怀的共同寄托。乡情乡谊把我们团结在香港深圳社团总会,身体力行维护“一国两制”,弘扬爱国精神,增进香港青年人对国家的了解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机遇之下,同乡会致力成为湾区青年的“引路人”,港深携手并进的“联络人”,我相信两座城市新一轮的携手发展将有更广阔的格局和未来。
情系桑梓,心怀祖国。新中国70华诞,新的征程盛大启程,我以身为中国人、身为深圳人、身为香港人而自豪,祝福祖国,明天更好!

两个时代机遇

货拉拉创始人兼CEO 周胜馥

  当年随家人从广东移居到香港时,我才3岁。青少年时期,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很多机会随家人回内地探亲,说实话那时对内地的感知就是落后。过了罗湖关,尤其是再北上,就感觉房子比较破旧,卫生状况也不是很好,生活上也不方便,很多在香港司空见惯的商品,是买不到的。

  这种印象甚至持续到1995年,高中会考结束,我和同学第一次去北京玩,风景很好,古迹很震撼,但一天玩得尽兴,到傍晚过一点却遇上尴尬——才七八点钟,餐厅几乎就全部关门了,夜晚的街道也很昏暗,摸黑去找餐厅也是很难忘的经历。

  你很难想象,短短20几年就可以天翻地覆,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已经迅速跻身国际一线都市,24小时便利店,丰富的夜生活,任何时间,在城区的任何地点点手机,骑手半小时内就能送来热腾腾的饭菜。

  因为创业的原因,我频繁往来深港两地,在深圳的时间甚至多于香港,有一点感受是我青少年时期在香港似曾相识的,就是深圳整座城市都充满了朝气,我能见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很多有想法,有见地的年轻人,大家都相信奋斗能够改变人生,相信明天一定比今天更好。在政府政策的鼓励下,在创业创新的时代风气下,资本和人才流动频繁,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新行业的迅速落地,这些是繁荣的基础。

  作为一名中国人,更骄傲的是,我们已经不仅是引进吸收世界先进技术,更是将一些先进的商业模式和制度向外输出,像阿里巴巴、华为这样的巨头型企业,已经成为很多一流商业机构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尤其在互联网行业,从“copy to china”到“copy from china”,是10年内完成的逆转,这是不可思议的“中国速度”。

  人生四十年来,我体会最深的两个时代变迁,一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对各个商业领域的颠覆,二是世界瞩目的中国崛起。货拉拉幸运地在这两个变迁中占据了天时地利,我们深信移动互联网会改变物流行业,更深信背靠祖国,在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利好之下,货拉拉能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祝祖国70周年生日快乐,繁荣昌盛!

当伟大的决策遇到伟大的实践

深圳市政协港澳特邀委员

澳门深圳经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 廖启承

  深圳在神州大地已是一个响当当名字,即使是在国际上也是名闻遐迩。它以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级都市,它以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从一个边陲农业县高速成长为国际级科创中心。每一个深圳人,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这奇迹般的发展而倍感骄傲与自豪。

  深圳是中国发展的奇迹,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榜样。对于深圳的高速发展,有不少总结性著作,列出了诸如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碰上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全国各地资金和劳动力的支持,特区特殊政策的优惠等等,但我更想说的是深圳人吃苦耐劳、敢想敢干的创业创新精神成就了深圳的伟大。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以世界的眼光、宽广的胸襟,深谋远虑地作出了一个伟大的决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率先打开国家改革开放的大门。而千千万万的响应者,以极大的热情到深圳创业,以实干加苦干的伟大实践使伟大的决策得以成功实现。

  在我还是个 8、9 岁的小孩时,一次随父母到深圳,记忆中那时的深圳正是初创期,深南大道大概只是有个雏形,到处都是尘土飞扬的工地,举目望去,四周全是高高的吊机和围挡起来正在建的楼宇。印象最深的是,父亲领着我到南头的一家工厂,汽车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缓慢行驶,不时还要被修路而临时封闭中停下来等待,到达工厂后,眼前的工厂只是一排简陋的临建房,工人们在车间巨大的轰鸣声中专心奋力地劳作。后来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还时常能看到关于深圳发展的报道,每次我都会在脑海中翻动起当年深圳劳动者辛勤劳作的情景,我就会想,是这些各行各业的建设者通过伟大实践将小平先生的伟大决策推向成功。

  十多年后,从英国留学回来,我也有幸成为深圳建设的参与者。作为深圳政协委员,我义不容辞的投入到工作当中,积极就深圳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深圳与港澳的合作等方面建言献策。因为我也想成为伟大的实践者当中的一员,为深圳的发展,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