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时间】2019-11-02
【来源】深圳特区报
【网址】http://sztqb.sznews.com/PC/layout/201911/02/node_A03.html#content_760943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没有深圳,就没有我们”
——企业家代表畅谈和深圳共成长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甘霖/文 何龙/图) 11月1日,首个“深圳企业家日”正式启动。上午,在深圳企业家座谈会上,陈志列、王传福、李东生、李贤义、陈忠和、倪泽望、赵心竹、王文银、马蔚华、刘自鸿等10位深圳企业家代表作正式发言,回顾和深圳共成长的激情燃烧岁月,畅谈参加“深圳企业家日”活动的感受和体会,对深圳如何抢抓“双区驱动”重大机遇、创造新的更大奇迹提出意见建议。座谈会上,发言的企业家代表还包括: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深圳海王集团董事长张思民、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光胜。
陈志列(市工商联主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作为高科技企业家和市工商联主席,我看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全力打造营商环境的真抓实干,看到了深圳市公务员们对企业的服务热情、服务质量。我们企业家普遍认同:深圳的干部敢于担当、敢为企业家办事、敢为企业家撑腰。我们认为这就是“亲”“清”政商关系的具体体现。当前全市上下正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离不开广大企业界人士的担当作为和积极参与,时代给了深圳企业家更广阔舞台,广大企业家要增强坚守实业、办好企业的信心,增强向世界展示先行示范区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的信心,谋划好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我建议设立深圳企业家精神博物馆。
李东生(TCL集团董事长) 过去20多年,我们深刻感受深圳投资环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速增效。近年来推出的减税降费、简政放权等政策措施更是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激发了企业活力。今年TCL虽然面临压力,但销售收入仍保持增长,这离不开深圳对企业的支持。深圳是全国先进制造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优化了经济质量、产业结构。而先进制造业突破的关键在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制造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未来深圳先进制造业发展应更关注智能制造方面的提升和产业核心技术领域的构建。
陈忠和(和品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在1989年以三来一补的模式在深圳投资办厂。当时的企业家和特区领导有着一个共识:“苦虽苦,吃苦不苦,难是难,知难不难”,这是我们在当时的唯一信念,同时也可以说是深圳特区精神最扎实的基础之一。经历了30年在深圳办企业的历程,我要说深圳的营商环境是全国最好的,例如依法依规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制环境,保护企业家的财产权、创新权、自主经营权,同时又能有效地不断出台能激发企业家自主研发、创新技术与新科技的相关政策,充分对应着企业的需求。深圳正朝着多功能、全覆盖、服务型的政府在扎根、在前进,同时也在先行与示范中,树立全国城市有效治理与服务的表率与楷模。
赵心竹(深圳市中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深圳是一座创新的城市。机制创新、环境营造、政策导向是政府的责任;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是企业家的责任。现在深圳面临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对于企业来说,惊喜之余、压力更大。我们将整合现有的资源,提高效率谋求发展;进一步加强研发的力量,保持竞争优势。这是我们企业的责任,我们能做到做好,责无旁贷。建议深圳强化基础创新能力建设和有效汇聚跨区域创新资源,政府要引导一些龙头民营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产业战略需求开展基础研究。鼓励民营企业跨部门、跨区域、跨领域协作合作,促进创新要素在大湾区有序流动和创新资源高效利用,构建起多渠道、多形式、网络化的协同格局。
马蔚华(招商银行原行长) 深圳今天成就的背后是创新。深圳企业家一样具有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创新是深圳的品质、灵魂、名片,也是深圳企业家的代名词。深圳未来发展还要继续靠创新,仍要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各方面走在全国甚至全球前列。我们的创新应当是更有高发展理念的创新,也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当下,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了全球最关注的课题,深圳企业家应当带头实践这样的创新。深圳企业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一定要同时关注社会价值,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创造好产品好服务的同时,要继续努力让世界更美好,这才是深圳企业家的胸怀和眼界。
王传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深圳精准分析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出台针对性很强的普惠政策,极大的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今天,深圳市设立企业家日,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尊重企业家、理解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也必将吸引更多企业家来深圳投资兴业,为深圳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比亚迪是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亲历者、建设者、先行者,也是受益者。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没有深圳,就没有比亚迪。比亚迪取得的成绩,得益于深圳市这片创新、创业、创意的土壤,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作为在深圳诞生并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比亚迪将始终与深圳同成长、齐进步、共命运,争当可持续发展先锋,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
李贤义(香港信义玻璃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信义创建于1979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投资祖国内地的香港企业之一。四十年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目前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见证了深圳的发展,也得益深圳的发展。我们是深圳良好营商环境的最好证明。我希望深圳能够继续珍惜、培育、发展成为世界最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兢兢业业把企业做好。
倪泽望(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设立“深圳企业家日”是对深圳企业家的充分肯定,必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激情。没有良好土壤环境再好的树苗也很难长成参天大树,深圳企业家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得益于深圳市委市政府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我们应该以更卓越的成就、更大的担当回报这种关怀支持、回报这个伟大时代。作为国有企业和创投行业的代表,唯有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才能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厚望,才能无愧于这座伟大的城市。
王文银(正威国际董事局主席) 今天是深圳企业家自己的节日,很感动很激动。我们企业在深圳发展壮大的最大体会就是深圳的营商环境。我常说,深圳插根筷子就能长成参天大树,企业进入深圳20多年,深圳的营商环境也越来越好。党和国家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历史重任交给深圳,是对深圳的莫大信任,对深圳企业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责任使命。深圳不仅要自己做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对全国作出示范,多出经验。未来希望深圳进一步把政府、高校、企业联合起来,成立全球院士集聚地,不断提高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
刘自鸿(柔宇科技公司董事长) 深圳设立企业家日,作为深圳企业家倍感骄傲自豪。记得刚来到深圳,这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城市就深深吸引了我,这么多年过去,我对深圳的印象概括起来就是开放、创新、务实。开放方面,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提出“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理念,这句话听上去很简单,但背后的力量是巨大的。这座城市的心态非常开放非常国际化,这对于吸引多元化的人才在这里集聚十分重要。创新方面,深圳是一座有创新基因的城市,越来越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务实方面,深圳有很多成功的企业,他们不仅有很多创新想法,而且有决心有行动有能力把想法变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放眼全球,珠三角地区一大优势就是产业链的完善。我认为产业链在城市提升竞争力中愈发关键,尤其对产业链上那些小而精的企业要特别重视,他们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对产业链作用巨大,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