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圳两会期间,来自深圳欧美同学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围绕深圳如何提升“五力”、打造“五地”,建设“鹏城自进化智能体”,以及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等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归国留学人员“智囊团”的作用。
徐扬生
■市政协委员、深圳欧美同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
深圳应更加重视创新链融合发展、高端科技人才吸引和培养以及深化深港合作,增强自主创新“硬核”能力。从全链条的条件来看,深圳有全球其他地区都难以匹敌的优势。深圳建立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深圳及周边地区的制造链非常完备,应用型的人才也比较多,这给深圳带来很好的创新环境。但相对而言,高端基础人才仍然有所欠缺,深圳的基础科学还比较薄弱。建议深圳继续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环境,为创新注入源头活水。我认为,深港两地的科技创新合作应该受到更多关注。目前深圳高等教育界正在通过对接香港资源,通过深港合作加快前沿产业的研究步伐,深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陈宁
■市政协委员、深圳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云天励飞联合创始人兼CEO
今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精准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率先提出未来五年要建设“鹏城自进化智能体”。一方面,以AI助力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另一方面,通过应用和数据优势,吸引人才、补齐算法和芯片短板。相信到2025年,以深圳为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自进化城市智能体集群将初步形成,引领中国迈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在我眼里,深圳是中国最适合海归创新创业的城市,是全球最有望率先建成“自进化城市智能体”并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城市。回国创新、来深创业,是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许明炎
■市人大代表、深圳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海普洛斯CEO
建议深圳从生物医药行业特殊性的制度建设、软实力、硬实力三个维度,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构建全球领先的“疾病+基因+诊疗”大数据平台,实现全民健康全流程管理,打造“健康深圳”样板,实现医疗领先。由市政府牵头,从疾病的根源思考和布局,覆盖婚前、孕前、儿童、青少年、中老年等各阶段的疾病防控、预防性技术和数据积累,利用基因检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统筹综合,提前布局,探索未来医学模式,占领医学高地。此外,希望政府为生物医药、高端医疗服务和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充分理解该行业投入大、周期长、效益显著等发展特点,完善符合该行业发展的政策。
黄源浩
■市人大代表、深圳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今天,科技自强自立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实现自主创新、自立自强,需要聚焦“卡脖子”关键共性核心技术,聚焦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最核心环节,将“卡脖子”难题变为创新课题。建议大力发展3D视觉感知技术产业,抢抓国际光学产业转移机遇,跻身全球产业链上游,同时建议政府和企业共建深圳3D、AI视觉技术研究院,抢抓国内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机遇,培育万亿级产业。创业需要拓荒牛的精神,履职同样需要有拓荒牛的劲头,今后五年,我将全力以赴。
贾西贝
■市人大代表、深圳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华傲数据CEO
今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中,“努力让市民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让惠企政策像快递一样精准直达”等金句让人感到“接地气、有底气”。我认为,像网购一样方便实际上是指“不见面审批”,而像快递一样精准便捷其实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政策“算法化”。这也是华傲数据耗时8个多月,经过了5万余次匹配修改,研发出3000余条政策结构化匹配的精准逻辑算法,搭建起查询平台科学运算的核心框架。同时,通过企业的具体信息,为企业生成“画像”,就可以实现“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为政策插上了算法“飞毛腿”,也为营商环境的提升安上了“政策大脑”。
■市人大代表、深圳欧美同学会理事、光科全息董事长
今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力将深圳“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作为一名来自科技企业的代表,我深受鼓舞。深圳科技创新已具备了较强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未来更要迈向“引领创新”的新发展阶段。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部署创新链、彻底解决“卡脖子”难题等,这些伟大目标都需要深圳在创新架构和创新机制上实现新突破。相信在市政府的战略规划和引导下,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综合粤港澳大湾区资本有力支撑,共同打造出目标明确、聚力高效的全新“政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平台,未来的深圳一定会成为引领世界的全球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