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深”音 | 大湾区潮声激荡两会时刻 解锁“创新湾区”升级密码

来源:市委统战部港澳处发布时间:2025-03-11

  当珠江口的春潮涌入人民大会堂,在深港澳代表人士带着“湾区方案”踏上全国两会履职舞台。他们以深圳的创新基因、面向全球的国际化视野,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最生动的大湾区注脚。

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双向奔赴”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深圳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冼汉迪聚焦深港两地协同发展的话题,关注科技、民生等多个领域。

  “‘推进河套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源于去年我作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调研组中的一员,赴广东调研,在实地考察了河套合作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后,了解到有关单位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及瓶颈。”

  冼汉迪列举道,例如物流方面,生物样本跨境至香港园区使用仍存在审批流程复杂、风险管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我认为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们直接关系到前海和河套合作区的建设和发展效率,更在于它们能否为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深度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范例。”

  冼汉迪提出,希望通过政策调整和创新,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科研要素的高效流动,并加强内地与香港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创新科技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两地高质量发展。

“一张证” 增进港澳同胞认同感

  如何进一步提升港澳同胞对国家的认同感?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深圳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庄紫祥带来履职“好声音”,他希望,港澳同胞回到内地,可以在已享有的公共服务及权益范围基础上,增多公检法、工商政务、注册公司、换证、结婚、买车等同等高效便利的办理程序服务。

    为了更好地将权益落地,庄紫祥建议“港澳居住证”的年限与回乡证的年限对齐,特别是两证的到期日期统一;让回乡证及居住证的年限与内地同胞身份证的年限对齐;将回乡证号码与居住证号码相统一;允许有关指定机构,为港澳同胞在港澳代办居住证和回乡证。

“个人信息的互联互通,让港澳同胞感受到内地便利的公共服务,也方便有关政府部门及银行高效处理香港市民的业务。”他说道。

  在促进金融发展方面,庄紫祥建议国家支持香港资本市场把原有的创业板改为科创板或另行设立科创板,将其发展成为香港的“纳斯达克”,鼓励内地、香港及全世界优质科技企业在香港科创板上市。

  “此外,建议允许采用人民币单一计价交易,对于香港股市的发展将是重要利好。”

  他表示,国外投资者持有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可以实现资产多元,平衡其金融风险,促进他们养成使用人民币做交易以及用人民币累积财富的习惯。对于国家而言,也可以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货物交换的核心工具之一,提升人民币在世界的公信度和普及度。

“一签多行”打破湾区“隐形门槛”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深圳社团总会会长邓清河立足国家战略全局与香港长远发展需求,结合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关注跨境通行、政策互通、经贸往来等方面。

  “希望国家能推动放宽赴港‘一签多行’政策适用范围,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助力香港金融业各类市场发展,进一步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他如是说。

  邓清河表示,他将推动搭建香港与内地工商界、专业界的常态化沟通机制,重点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生改善、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等领域贡献智慧力量,全力支持香港在“十四五”收官之年提升核心竞争力,并提前为“十五五”开局之年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