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深”音 |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民生热点......深圳的无党派人士关注这些话题

来源:中新网、凤凰网、深圳特区报发布时间:2025-03-11

  全国两会于3月4日开幕,来自深圳的无党派人士,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发声,致力于谋求实际成效,共同为国家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住深全国政协委员王理宗:

建议构建“湾区研发

东盟生产,全球销售”模式

  东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正处于工业化、数字化加速期,与粤港澳大湾区地缘相近,人文相通,双方合作互补性强、潜力巨大。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深度协同,不仅能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点,更可为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探索制度型开放积累经验,打造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方案’。”

  他建议打造“规则、贸易、金融三位一体”的制度型开放体系。在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平台试点“东盟版负面清单”,放宽数字经济、医疗健康等领域外资准入,推动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共建“跨境数据流动白名单”,探索数据安全认证互认机制。建议将贸易便利化升级,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单一电子窗口”,整合报关、物流、支付数据,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效率。推动“湾区标准”国际化,联合东盟制定智能制造、绿色建筑等产业互认标准。提出金融开放试验田,设立“大湾区-东盟绿色金融合作中心”,推动碳交易、绿色信贷产品跨境互通。王理宗还建议,构建“产业链、创新链、数字链、绿色链四链融合”的产业协同生态,构建“湾区研发,东盟生产,全球销售”模式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深度协同。

住深全国政协委员聂竹青: 

关注民生

从电梯安全到疾病早筛的全面守护

“电梯老了也是要生病的!”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聂竹青关注电梯安全问题,建议完善“老龄化”电梯安全机制,切实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图片

  制定电梯安全等级标准

  划定电梯安全红线

  结合我国电梯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电梯安全等级标准。根据电梯的使用年限、设备状况、运行环境等因素,对电梯进行安全等级评定。

  明确不同安全等级电梯的运行要求和监管措施,划定电梯安全红线。对于安全等级较低的电梯,应采取限制使用、限期整改以及停止使用等措施,确保电梯运行安全。

  聂竹青建议,建立电梯清退机制,低于安全红线等级强制报废。他还建议政府出台刺激政策鼓励电梯“以旧换新”。为降低电梯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更新改造成本,提高其积极性,政府应出台一系列刺激政策。

  例如,设立电梯更新改造专项补贴资金,对符合条件的电梯更新改造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鼓励金融机构提供电梯更新改造专项贷款,缓解企业和用户的资金压力。

  “建议推广新型智能化电梯。”聂竹青还认为,智能化电梯凭借多重传感器与AI算法,实现24小时全方位运行监测。智能化电梯发展是未来趋势,聂竹青建议加大力度进行推广,让科技的力量保障群众安全。

在深全国人大代表黄西勤:

推动专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深圳珠宝玉石产业发展、未成年人保护等,都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黄西勤今年的关注点。

图片

  从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到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黄西勤有着丰富的履职经验。在她看来,无论是政协委员还是人大代表,不同的是履职平台,但为发展建言为民发声的要求是共通的。

  她自己定了一个二十四字履职准则:“心系人民,深入调研,跨界合作,持续学习,敢于担当,务实高效。”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一直是黄西勤履职的着力点。她说,今天粤港澳大湾区的“软”“硬”联通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等方面仍存在瓶颈,需要进一步打通。今年,她就带来了关于扩展湾区律师执业范围方面的建议,希望推动更多粤港澳大湾区律师专业资源整合,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专业服务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