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深”音 | 聚焦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言银发经济发展……来自深圳侨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关注这些话题

来源:央广网、深圳特区报发布时间:2025-03-11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侨商会会长翟美卿,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深圳市侨联副主席金李围绕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立法、银发经济发展机遇、优化个人支付账户限额等民生热点话题建言献策。

破解民营企业转型难题

激发创新活力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当前不少民营企业面临技术、人才等难题,阻碍发展。”在调研过程中,翟美卿了解到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起步阶段,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水平较低。投入成本高、缺乏技术支持、相关人才匮乏成为当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难题。

  翟美卿建议,设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基金,通过补贴智能装备采购和云服务订阅降低企业初期投入;同时推动开发适配中小企业的“小快轻准”解决方案,并加强产学研协同,培育“数字工匠”人才体系。她表示,“民营企业需主动拥抱AI变革,在‘AI+场景’中找准突破口,方能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服务体系建设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是翟美卿长期关注的领域。在调研中,翟美卿发现,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且呈现低龄化、复杂化趋势。同时,各地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专业资源严重不足、干预机制不健全、社会认知存在偏差等突出问题。

  翟美卿建议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法》,明确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并将心理健康课纳入必修课程。

  建立统一标准,强化校家医社协同,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筑牢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法治保障。

  针对欠发达地区资源短缺问题,引入AI技术开展心理筛查和线上咨询,通过“科技+法治”双轮驱动,补齐普惠性服务短板。

百姓养老关注点就是

银发经济发力点

  “全球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金李认为,人口老龄化并不代表我们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实际上随着全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健康状况的改善,老年人也可以继续发光发热。

  眼下60-70岁的活力老人群体日益壮大,很多人经验丰富,可以通过建立银发智库、志愿服务等方式为部分精力充沛的老人,提供更多发挥余热的机会,挖掘老龄人口红利。

  “解决老百姓对养老的关注点,就是银发经济的发力点。”金李表示,我国的老龄需求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既有对衣食住用行的实物需求,也有对健康养老的服务需求,还有休闲、娱乐等“诗和远方”新需求。

  “一起来呵护银发经济的发展,不断增进老年人的福祉,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金李说。

建议适时调整

个人支付账户限额

  扩大内需是战略之举,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金李建议,可以通过优化个人支付账户限额提振消费新动能。

  他表示,2015年《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个人支付账户实行三类限额管理(I类户1千元/年、II类户10万元/年、III类户20万元/年)。该规定距今已过去十年,仍沿用传统银行账户分类模式,未区分高频小额消费与低频理财需求。

  金李建议,根据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该限额标准可以进一步提高。

  一是适时调整个人支付账户限额;二是强化科技赋能与协同监管;三是对齐管理标准,实行限额分类管理。

  他还建议,要进一步支持中小微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不同区域,为不同类型中小微经济提供差异化的提振消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