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专刊】2024年罗湖区统战工作回眸

来源:罗湖区委统战部发布时间:2025-01-14

  开栏语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5周年,也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一年来,深圳统一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持守正创新,扎实推进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以统战所长所能服务高质量发展。

  同心鹏城推出《深圳统一战线2024年工作回眸》系列报道,总结回顾深圳统一战线这一年工作亮点,敬请关注。

图片

  2024年,罗湖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统战工作决策部署,发挥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用新思路攻坚克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新举措守正创新推动统战工作提质增效。

四大专项行动护航民企发展

  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精神,罗湖区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主线,聚焦企业关心关切,动员各民主党派、司法部门大力推进涉企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着力实施民主监督、执法宣讲、案卷评查和涉企“查扣冻”柔性司法四大专项行动,持续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专项行动展现了区委、区政府对于民营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罗湖各民主党派负责人纷纷表示,将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指引,深入开展监督调研工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活力贡献力量。

  通过民主监督汇总提出问题及建议40条,召开专项民主监督政党协商会,提交相关执法部门和街道并督促整改。

  联合各执法部门组织辖区企业开展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宣讲等活动20多场。

统一战线力量赋能基层治理

  “2024年以来,我们积极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

  罗湖区集聚统一战线力量,动员法律、会计、税务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企业、社区的调解员及群众提供政策答疑、财税培训、法律讲座等公益服务;

  指导各宗教活动场所分别设置心理辅导室,为群众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并引导群众自觉遵纪守法;

  强化与区致和商事调解院、区劳动争议三方联合调解中心合作,健全完善商事调解和劳动纠纷调解机制,在源头上化解涉企矛盾纠纷。

  在中秋佳节之际,民革深圳市委会志愿服务队罗湖总支服务点在深圳市星星学堂正式成立。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耐心指导孩子们制作中秋灯笼,通过一对一的爱心陪伴,激发特殊孩子热爱生活的热情。

图片

  2024年,罗湖区聚焦特殊人群和弱势群体关怀,发动区民主党派及有关单位设立“黄丝带帮教”基地、深圳市星星学堂志愿服务点等,为社区矫正人员、残障儿童等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此外,罗湖区还组织少数民族群众成立“石榴籽”巾帼志愿服务队,引导他们为孤寡老人长期提供免费家政服务。

图片

罗湖东门老街与香港庙街结对共建

  2024年的盛夏,罗湖深港文化月围绕电影、音乐、体育、美食、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超50场活动,为深港市民带来长达一个月的文化盛会,唤起深港两地市民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共鸣。

图片

  其中,罗湖区联合香港成功举办“深港文旅交流—中华传统戏曲庆回归暨庙街东门友好步行街签约仪式”,支持东门商会和香港庙街贩商商会围绕商业机制互鉴、资源互补和人才互通等方面搭建沟通机制。

  “这次创新‘步行街+步行街’合作模式,令深港两地特色步行街成为友好步行街,拓展特色商业服务,并透过合作定期邀请深圳‘东门’网红到香港宣传油尖旺区的特色街‘庙街’,让更多人见到香港文化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到香港旅游。”油尖旺东分区委员会主席余焕怀说道。

“企业对对碰 一起赢市场”

图片

  搭场景、牵红线,推动企业面对面“相亲”……罗湖区结合“服务强区、先锋罗湖”定位,加快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委统战部联合区工商联、区企业服务中心举办“企业对对碰 一起赢市场”系列活动,整合辖区企业资源,分类梳理供需相互匹配的企业,按行业分类策划组织有针对性的各类专场活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和协作配套,精准推介企业“联姻”合作,推动企业“破圈”发展、跨界发展、高质量发展。

  “活动既为企业提供了展示自身实力、吸引关注和寻找合作机会的渠道,又能学习其他优秀企业的发展经验。”企业家纷纷点赞。

  截至目前,已举办3场“企业对对碰 一起赢市场”活动,帮助企业快速找到上中下游合作伙伴、精准推介合作项目,辖区100余家企业、商协会通过“对对碰”活动达成了50余宗合作意向。

  此外,罗湖还发挥侨界融通中外优势,邀请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新西兰深圳社团总会、蔡屋围海外同乡会等海外侨团50余名侨领到访罗湖,促进经贸交流合作。落实“归·家”——深圳市归国留学人员服务计划,开展“归家筑梦 助力启航”等交流活动77场次,超2000人次参与,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