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雄:“我在深圳从事设计和设计教育31年,在这里设计了理想,也做出了理想的设计。”
封昌红:“我闯深圳33年了,我要和15万工业设计师一起,让世界看见中国设计。用设计点亮深圳,让创新引领未来。”
在深圳技师学院里,一股紧张而又充满激情的氛围弥漫开来。学生们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技能大赛和明年的世界技能大赛,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准备工作,他们全身心投入其中,展现出了无比的热情和激情。 世界技能大赛在全球范围内极具声誉,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们参与。对于深圳技师学院这些学生来说,能够参加这样的国际大赛是一次宝贵的机会,他们不仅可以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设计师们交流学习,还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徐伟雄,深圳技师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高级技师,是世界技能大赛平面设计技术项目中国首席专家。据徐伟雄介绍,世界技能大赛被称为“技能的奥林匹克”,是全球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泛的一个世界级的盛事。
深圳技师学院获得过许多世界技能大赛的金牌、银牌、铜牌以及优胜奖,这些获奖选手的照片挂在学校的荣誉墙上,时刻激励着学生们奋发进取、奋勇拼搏。
在深圳,除了技师学院,还有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人才的摇篮。
深圳设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在高校,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是设计产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四十多年。中国设计的发展,离不开深圳这片热土
封昌红,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会长、中芬设计园创始人、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获得者。
2008年,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的称号,成为第一个被授予设计之都的中国城市。也就是在那一年,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成立。
封昌红认为,深圳“设计之都”的称号源于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政策支持,20世纪80年代,以“三来一补”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深圳生产制造企业主要面向国外市场,产品设计也直接与国外设计接轨。
随着深圳设计产业的不断发展,本土设计师群体开始形成,中国现代设计萌芽从而产生。
1992年,深圳创办“GDC平面设计在中国展”,引领设计界风潮,是中国第一个面向全球的大型综合性设计竞赛双年展活动。
1995年,“深圳市工业设计市长杯”应运而生,在当时国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23年是深圳“设计之都”15周年,“设计之都”15年来,深圳以设计驱动发展,设立国内首个法定“创意设计日”,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设计新锐奖永久落户深圳、举办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创立深圳设计周……
如今,深圳通过“三旧”改造,现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70多家,设计类行业协会19家,累计建成1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1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设计生态不断完善,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先锋城市。
深圳设计业与生产制造业紧密结合,培养出大批优秀设计师和设计企业,每年有数个设计作品斩获国际设计大奖。
以“文化立市”政策为基石,深圳创造性地借助设计手段来完成城市转型,由此营造出尊重创意、倡导设计的社会氛围,促使深圳成为
中国最受年轻设计师喜爱的城市
封昌红说:“深圳是一个崭新的城市,年轻人都到这来寻梦,他们一定要在一个特别开放包容的空间里或者氛围里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意灵感。”“深圳的这种气质吸引全国甚至全球的设计师,就像我们中芬设计园,全球顶级的10个设计大师都会陆续落户在深圳。”
深圳重视工业设计,用设计赋能产业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徐伟雄认为这就是为何深圳的工业设计占了中国的半壁江山,而且整个中国的设计人才全都涌到深圳来的原因。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其城市规划设计注重创新和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合理的道路布局、城市绿化、建筑设计、公园规划、城市家具设计等,使得深圳更加宜居、便利和美观。
深圳创意设计服务法人单位超过3.3万家,设计上市企业30多家,设计师人数超过22万人,全市文化创意和设计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其中,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珠宝设计等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2022年,深圳创造了450亿工业设计产值,带动上下游附加值超万亿,首夺全国工业经济的“双第一”。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重点提出布局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8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继续夯实深圳制造业立市之本。明确目标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徐伟雄说:“我们国家毫无疑问是制造业强国,原来是制造业大国,现在是制造强国,产品的这种个性化、差异化会越来越少,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我们的设计去赋能。”
深圳设计从先行到示范、从服务湾区到服务经济带,封昌红的中芬设计园一直用深圳设计的创新模式赋能全国各个城市,也让很多制造业通过工业设计进行转型升级。
夜晚的深圳更加美丽动人,高楼灯光亮起犹如繁星点点,徐伟雄带着学生们继续训练,拿下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金奖势在必得。封昌红和同事们还在讨论今年“红帆奖”的评选方案。此刻,车水马龙的大道、宁静清凉的绿道、闲适欢闹的公园与灯火通明的城市空间一道,都在谱写“美”的乐章,诉说“好”的故事。
《深圳·这里是家乡》第二季创作背景
2022年,《深圳·这里是家乡》系列短视频通过深圳统一战线各领域人士自述亲身经历,着力打造深圳的“家”文化,推动“来了就是深圳人”的观念深化为“深圳·这里是家乡”的认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023年,《深圳·这里是家乡》第二季将通过深圳科技之都、创新之都、时尚之都、设计之都、慈善之都、阅读之城、千园之城、体育之城、文明之城、海洋之城等城市定位,以点带面,以个体反映群像,更加深度地诠释深圳的根文化和家文化,凸显深圳的城市美和家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