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欢
民进深圳市委会副主委
深圳湾实验室副主任
我在深圳28年了,一直感觉非常温暖,因为我一直从事我所热爱的生命科技事业。我爱科技,我爱深圳。
高青
深圳市新联会副会长
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副会长
我来深圳33年,深圳是我可爱的家乡,她是一个包容、有爱、创新、有梦想的科技之都。
刘骏秋
民革福田总支第十七支部党员
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研究员
我和我的团队要在深圳做出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并把这些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上午九点,人们穿梭于繁华闹市,街面上穿行着的大大小小的货品拖车,提醒着人们这是华强北,这里是全球电子产品的集散地,是深圳科技之都的发源地。
高青,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理事、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副会长、深圳市晶峰晶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她是深二代,也是接手家族企业的创业二代,父母和她一起见证了深圳从改革开放到发展腾飞的一系列过程。她说自己是见证者,是参与者,更是追随者。
谈到深圳的科技发展之路,高青如数家珍。“深圳当时从华强北一个小小的电子元器件市场开始辐射,从外来加工到‘三来一补’、到自力更生、到科技创新,再到最后实现了百分百的全链条式的自有知识产权创新。深圳不但有了自己的全供应链生态体系,也有了政府全方位的扶持政策。”
在高青和团队的努力之下,石英晶体不再依赖国外技术,而是使用了百分百的自有知识产权。据她介绍,目前公司研发的新品已经完美地实现了国产替代,填补了国产石英晶体的空白,可以广泛应用到5G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穿戴、通讯等方面。
深圳科技不仅有成熟的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在量子信息领域也早已展开布局。
刘骏秋,现任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研究员,量子极限传感方向负责人,曾被评为2023年深圳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刘骏秋回国三年,带领着国际量子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在光芯片科技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
刘骏秋认为能取得这些成果离不开这座城市给予年轻人的支持。刘骏秋喜欢深圳的年轻与活力,他说年轻人聚集在深圳,一起从事最前沿的科技,包括芯片、量子、人工智能等,这种科研的氛围让他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生命力。
深圳对科技的尊重和重视,深圳湾实验室副主任涂欢也深有感触。1998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一年一度的“荔枝节”改为更具鲜明特色和时代使命感的高科技展会,涂欢就是首届高交会的策划者之一。
涂欢回忆说:“当时深圳市决定把荔枝节改成高交会,向全世界宣布深圳要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除了高交会,涂欢认为,招揽全世界的人才对深圳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深圳汇聚了以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等为代表的战略科技力量。鹏城实验室主要聚焦宽带通信、新型网络、网络智能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长远目标与重大需求。深圳湾实验室主要围绕生命信息、生物医药、医学工程研究三个方面,开展生物医学领域前沿研究,解决人口与健康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
“没有了生命也就没有了一切,大家对健康这一块越来越关注,深圳作为科技之都应该在这方面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深圳看重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促进技术、资金、数据、空间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实施产学研协同、上下游联合攻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1998年,深圳创办第一届高交会,涂欢是组织者之一,高青是参展商之一,那时的她们风华正茂。
1999年,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简称:光博会)创办,那时刘骏秋才9岁,如今风华正茂的他带着团队和研究成果相继参加了22届、23届和24届的光博会。
一波又一波的年轻人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奋力地创造科技、创造历史、创造未来。
《深圳·这里是家乡》第二季创作背景
2022年,《深圳·这里是家乡》系列短视频通过深圳统一战线各领域人士自述亲身经历,着力打造深圳的“家”文化,推动“来了就是深圳人”的观念深化为“深圳·这里是家乡”的认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023年,《深圳·这里是家乡》第二季将通过深圳设计之都、海洋之城、体育之城、科技之都、文明之城、时尚之都、千园之城、阅读之城、慈善之都、创新之都的城市定位,以点带面,以个体反映群像,更加深度地诠释深圳的根文化和家文化,凸显深圳的城市美和家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