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深圳做义工30多年了,我还要继续为这座文明城市作贡献。”
“我会用爱心、责任心和专业心做好自己,用心、用爱播撒文明的种子。”
“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在深圳,“新市民培训”是来深市民文明素养“第一课”,各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宣传活动在全市铺开,让座、排队、礼让斑马线、拉链式通行等文明行为已经成为深圳人的文明习惯…… 城市的文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很多人很多年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绩。陈观玉,1995年申请成为深圳义工,义工号“530”。2017年10月,陈观玉牵头在深圳市义工联注册了“深圳市中英街雷锋爱心义工队”。几十年来,陈观玉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陈妈妈”。陈观玉曾获得过“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广东省学雷锋标兵”、深圳市“文明市民”等诸多殊荣。“深圳以前不怎么讲究,现在不同了,全部都改变了,新气象新面貌,文明之花遍地开。” 文明不仅要传播,更要传承 陈观玉认为:“文明就是‘好好说话、好好做事,你帮我,我帮你’,让我们身边这些好的风气、好的思想,这些雷锋的种子生根发芽。” 无论是从事幼儿教育的刘美玉,还是82岁高龄依然活跃在义工岗位的陈观玉,他们只是深圳文明之城的一个小小的符号,他们的孩子、更多人的孩子,学着他们的样子,参与进这场文明的接力中,让文明之花开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