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洲河畔,光明伫立。位于深圳西北部的光明区,是深圳著名的华侨聚居地,与香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自1979年以来,光明农场盛产的鲜奶和乳鸽,源源不断从深圳河运送到香港,滋润着港人的味蕾,承载着香港几代人成长的味觉记忆。
近日 为纪念新安县建县450周年 光明区开展系列研学活动 深港各界人士返乡寻根谒祖 共话同根亲情 探寻新安县建县450年来悠悠岁月 忆往昔 深港自古山水相连、同宗同源。明朝万历元年,为方便深港区域管理,在此设立新安县,并建县治于南头,取其“革故鼎新,去危为安”之义。由此,南头古城也被称为“新安故城”。 深港同胞们走在清幽的青石板路上,穿过古色古香的南头街巷,驻留在斑驳的城楼下,听讲解员娓娓道来两百年前的古城居民生活作息。 “古城最能展现城市的气质,那砖瓦、那木墙上细细的纹路,是时间写下的诗句。” 参与研学活动的麦逸朗说,“此前跟随家人来这里游玩过一次,但只把它当作一般的景点看待,走一遍拍照、打卡的流程,从未了解过南头古城有这般历史。通过参加这次‘纪念新安县建县450周年主题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了南头古城,重温了‘深港一家亲’,我会向亲戚朋友们推介南头古城,以后多来走走看看。” 伶仃洋头 缅怀先辈民族大义 宝安文天祥纪念馆与香港新田文天祥公园地处珠江入海口,共同弘扬人间正气、缅怀民族英雄,缔造与影响着深港450年难以磨灭的同源情谊。 在文天祥纪念馆,深港同胞们通过图片和文字,全面回顾了民族英雄文天祥慷慨悲壮、清正廉洁的一生,唤醒新安县的历史文化记忆,激活深港同宗同源的文化自觉。 “小时候在课文中读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了解过文天祥的英雄事迹,通过参观浏览,我愈发觉得文天祥的伟大。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先辈浴血奋战争取来的。我们要以先辈为榜样,为祖国和平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驻足伶仃洋,凝望文天祥的雕像,陈妙钧激动地说道。 看今朝 科技曙光助推深港发展行稳致远 从昔日光明农场 到今日光明科学城 再到大湾区综合性 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光明区科技之光 吸引了大量深港青年的目光 光明合成生物研究所居住着深圳超算、鹏城云脑、深圳国家基因库、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高端“住户”,在脑科学、新材料、信息技术等研究与香港科技大学有深入合作,是深港科研创新重要载体之一。 近距离接触前沿科学技术,配合趣味的展示内容,引得深港青年连连惊呼,一颗科技创新的“种子”或许已在他们心中悄悄发芽。 虹桥公园边 打开深港创新创业新窗口 走进光明区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一家家港籍企业会标映入眼帘,这里已累计落地创新项目41个,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作为港籍企业落地发展的“集中地”,基地有着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香港青年“无忧创业”。 彼时 新安县是港澳同胞精神的链结 今时 创新创业基地是港澳同胞集聚的载体 在深圳光明扎根发展,从事医药技术推广、大健康产业科技和中医药产品研发的香港青年麦智恒说到:“今年是新安县建县450周年,作为一名在深圳打拼多年的香港青年,我深刻认识到深圳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在深港澳创新创业基地,我找到了第二个‘家’的感觉。” 深港山水相依、血脉相连,有着同宗同源的历史渊源。希望香港青少年能够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中,在粤港澳大湾区找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价值。
古城微光见证深港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