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深港各界纪念新安县建县45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在深圳市南头古城启动。同一天,在70余公里外的大鹏所城,由大鹏新区鹏港青年联合会主办、大鹏新区博物馆支持的“一衣带水——纪念新安县建县450周年特展”同步拉开序幕,通过挖掘新安县建县以来的大鹏元素,讲述深港两地尤其是大鹏和香港血脉相通的历史过往,增进深港两地居民的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
在深港文化遗址办展
讲述新安县历史中的大鹏元素
被誉为“深圳文化之根”的大鹏所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全称为“大鹏守御千户所城”,曾涌现“三代五将”赖氏家族、刘起龙、刘黑仔等一批民族英雄与抗日英雄。
步入大鹏所城南门,沿着石板路走到大鹏协副将署遗址,古香古色的展板映入眼帘,“一衣带水”展览主题格外醒目。据了解,该遗址又叫大鹏协台衙门遗址,曾是大鹏所城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大鹏协副将曾直接管辖深港地区四百里海岸线的海防安全。在此办展,更彰显其独特意义。
展览设有“同属一个文明”“同样的行政建置”“同为珠江门户”等板块,讲述了大鹏、香港自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清朝时期的历史渊源;并以“大鹏将军 九龙抗英”“大鹏英雄 名震港九”“两个城池”“三个界碑”“一纸证书”“一件龙袍”等话题,重温九龙海战、省港大罢工等深港的共同历史记忆,追忆清代抗英名将赖恩爵、“孤胆英雄”刘黑仔等英雄事迹。据介绍,本次展览将持续至今年年底,市民可前往大鹏所城免费观展。
古城夏日,聆听岁月
展览首日适逢周末
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观看
“展览提到了不少熟悉的历史故事,让我想起香港九龙寨城公园南门有块石匾,上面还印刻了大鹏所城赖恩爵将军的名字,小时候就住在九龙城,对这块石匾印象深刻。”大鹏新区鹏港青年联合会创会会长何健回忆道,之所以参与策划本次展览,是因为今年恰逢新安县建县450周年,希望让更多香港青年以此为窗口,认识与香港同宗同源的深圳、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毕竟深港本是一家人”。
专题讲座、地名口述史
多举措激发深港融合动能
“用史实见证深港‘血脉相连’,是最直接的方式。”今年78岁的大鹏葵涌籍港人陈宙安看到展览,不停地讲述东纵抗战革命故事,一遍遍回忆父亲、叔叔过去参与抗战的英雄事迹。作为深港两地知名书画家,陈宙安在退休后,坚持亲身寻访大鹏红色景点、自然景观,结合东纵司令员曾生在回忆录中所述,用钢笔画道尽家乡往事,目前已记录沙鱼涌、大岭吓村、坪山仔村等地在东纵时期的原貌,未来还将继续描绘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以期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
以文促融,通过“科普”新安县历史来推动深港融合,也是大鹏古城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黄文德的心愿。他表示,大鹏所城作为深圳“文化之根”,留有不少深港文化印记。此次展览通过文献、考古发掘以及馆藏文物等媒介,梳理了深港两地同宗同源的文化渊源,有助于让更多人尤其是深港青少年认识到深港两地本属一家的亲密关系,“像我就是通过大鹏所城一个名为左堂署的重要遗址,了解到新安县的相关信息”。
除了主题展览,接下来大鹏新区还将举办主题宣讲会,邀请内地、香港历史文化专家及港澳侨界代表人士参加,通过专业视角引导深港各界人士了解深港同宗同源的历史脉络;同时挖掘大鹏和香港两地社区、村落等命名一样或相近且具代表性地点,通过访问在大鹏、香港工作生活的大鹏籍香港乡亲,以地名故事为切口,讲述地名背后深港“双城”交融的故事;此外,还将持续推动深港各界广泛开展研学活动,让青少年感受深港两地山水相依、文脉相通的历史记忆,增强家国情怀。
研学“睇”国情
行走的深港同宗同源课堂
大鹏新区位于深圳东部,毗邻港澳,隔着大鹏湾与香港新界相望。随着深港两地合作蓬勃发展,深港青少年往来交流愈发频繁,新区积极借力这份乡情链接,深化深港青年交流交融,助力大湾区发展。
“研学”是关键举措。近年来,大鹏新区积极深化深港青年交往交流交融,举办产城融合、创新创业等大鹏深港青年研学行系列活动,吸引众多港籍青年参与。根据深港青少年的发展需求,推出五条具有大鹏特色的“大鹏半岛深港青少年‘五色研学’精品线路”;抢抓深港融合发展机遇,组织开展多场“手牵手 向前走”——深港青少年携手成长计划系列活动。
今年以来,大鹏新区以新安县建县45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国情研学暨纪念新安县建县450周年考察交流活动,一批批深港青年在行走研学过程中,沉浸式了解深圳大鹏的历史、红色文化等知识,亲身感受深圳优美的滨海生态环境与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在寓教于游中实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黄文德认为,追溯新安县历史,实际上是通过情感连接激发深港两地携手合作的澎湃动能,“期待如今的深港人能踏着前人足迹逐梦前行,共同书写一则则动人的‘湾区故事’”。大鹏新区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红色记忆,在新安县建县450周年之际,通过梳理深港两地同宗同源的文化渊源进行思想碰撞,实地研学的方式,有助于让更多人尤其是深港青少年认识到深港两地本属一家的亲密关系。